文艺湘军,重磅出击!10月11日至25日,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话剧《沧浪之水》、邵阳花鼓小戏《提灯正传》、皮影小戏《鸬鹚出逃记》及湘剧小戏《一盏摊灯》五部凝聚湖湘智慧与匠心的舞台艺术精品集结成军,赴成都、重庆、德阳等地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并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向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五部精品剧,部部有“戏”,看点十足! 两部大戏:时代镜像与人生百态 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一犁一锄”中见众生相 《蔡坤山耕田》作为一部植根传统、观照现实的古装轻喜剧,展现湖南花鼓戏独特的审美风范和表演特色。该剧通过明代憨厚农民蔡坤山与皇帝“遇饭”的奇妙经历,在妙趣横生的情节中展开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其中“耕田”一场既是幽默讽刺的官场现形记,更是“以民为本”思想的深刻诠释。 该剧成就斐然,不仅两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更荣获第八届曹禺剧本奖、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并于2023年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2025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创作优秀案例,专家点评称其媲美《刘海砍樵》,可见其不凡品质。 话剧《沧浪之水》—— 一部知识分子的“人间清醒”奋斗史 作品改编自阎真同名小说的现实主义力作,深刻展现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练与生命感悟。该剧讲述主人公池大为如何在官场沉浮中坚守初心,完成从理想青年到实干家的蜕变的故事。以24把小方凳、一盏老油灯构建写意舞台,叙事一气呵成,堪称一部“会走路的时代镜像”。作品三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受邀参加“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并夺得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复排剧目奖”,编剧荣获第二十四届曹禺剧本奖提名。 三部小剧:人性光辉与非遗创新 邵阳花鼓小戏《提灯正传》—— 出租屋里的“戏剧一夜” 以一部贴近生活、温暖人心的现实题材作品,展现市井生活中的真情与温暖。故事发生在小小的出租屋内,小夫妻深夜欲“跑路”,房东夫妇突然提灯查房,猜疑与误解在灯光下渐渐消融,演绎出一幕人间真情喜剧。这部小戏体现精湛的编剧功力,结局峰回路转,出人意料,纠葛进展中尽显戏剧艺术之魅力。该剧历经多轮打磨,业已荣获“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作品”,并入选“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2025年“以人带戏”指导项目。 皮影小戏《鸬鹚出逃记》—— 会“飞”的非遗,温暖的寓言 传统皮影艺术创新发展的典范之作,当古老皮影遇上现代水墨风,展现了湖南皮影戏的独特魅力。一只名为“铜颈”的鸬鹚为我们上演关于自由与救赎的动人故事,也塑造渔夫质朴善良的形象。皮影制作配合表演,多媒体技术与舞美设计有机结合,让皮影操纵表演形神兼备。该剧获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创作资助,2024年9月荣获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优秀剧(节)目”奖,10月获第九届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最佳技艺传承”奖,12月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资助节目展演。 湘剧小戏《一盏摊灯》—— 小人物如何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作为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现代湘剧小戏,《一盏摊灯》以温暖励志的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一个盲女,一盏摊灯,却成为迷途者的引路明灯。剧情温暖治愈,“文戏武唱”的独特演绎,让传统湘剧焕发全新生命力。作品自创排以来屡获殊荣,曾获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小剧目奖,第九届中国剧协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2023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2024年获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作品奖。 从湘江到巴蜀,这是一场有备而来的艺术远征。 五部作品,题材横跨古今,形式囊括地方戏曲、话剧与非遗皮影,它们共同勾勒出“文艺湘军”的清晰面貌:扎根传统,却不拘古法;关注现实,更心怀温暖。 这个金秋,让我们共同期待湘江之畔的艺术之花,在文华奖的舞台上璀璨绽放,在新时代的文艺百花园中,留下浓墨重彩的“湖南印记”! 撰稿:刘明亚 编辑:明爽 审核:陈玲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