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当地时间10月1日,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简称ITA)公布了第11届隧道奖获奖名单,由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轨道设计院设计的“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红岩村站工程”从众多国际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2025年度最佳项目奖(工程投资≤1亿欧元)”金奖。 ▲“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红岩村站工程”获ITA“2025年度最佳项目奖(工程投资≤1亿欧元)”金奖 据了解,ITA作为全球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公认的最高权威机构,其创立的ITA隧道奖历经十届发展,已成为行业至高荣誉,被誉作全球隧道界的“奥斯卡”奖。获得该奖项,意味着项目跻身全球隧道工程典范之列,代表着国际行业权威的全面认可,对推动技术演进、制定行业标准具有深远影响。 红岩村站作为重庆轨道交通众多车站的一员,它为何能获得全球隧道界“奥斯卡”金奖?为此,重庆晚报记者专访到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轨道设计院,揭秘红岩村站到底有多牛。 创下国内地铁出入口高差之最 9号线红岩村站位于渝中区与沙坪坝区交界处,车站2号出入口位于下土湾路,4号出入口位于经纬大道,两个出入口一个在山脚,一个在山顶。 从站台到4号出入口,需要通过8段电扶梯;如果要从2号出入口到4号出入口,就需要通过10段电扶梯。据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轨道设计院总工程师邹光炯介绍,红岩村站2号与4号出入口之间的垂直高差达141米,相当于48层楼的高度差,创下国内地铁出入口高差之最。 “传统地下车站在修建时需先挖一个施工通道,项目完工后再将其回填,这会造成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邹光炯介绍,红岩村站在设计、修建时,将施工通道与2号出入口统筹设计,节省独立施工通道建设及回填成本超2000万元,缩短工期近1年。 此外,4号出入口通道长约340米、坡度达27 ~30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针对性研发了适配大坡度的运输机械、优化分层分段开挖方案等。其施工经验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超长、超陡通道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建成全国首个高速电梯群出入口 熟悉红岩村站的人都知道,在站厅层4号出入口的一侧,有几部直升电梯连接地面。这是国内轨道交通首个高速垂直电梯群系统。 ▲9号线红岩村站站厅 ▲乘客在“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成就展”拍照打卡 邹光炯介绍,该电梯群设置有4部2.5米/秒高速电梯,实现99米垂直提升,乘坐直升梯1分钟内就能直达站厅。 红岩村站出入口的创新设计解决了深埋地下车站的进出站难题,将山顶协信云溪谷等居民小区与山脚江岸通行时间由绕行30分钟缩短至3分钟左右,有效解决了山地城市“上下半城”空间割裂痛点,形成了国内首例“轨道穿山达江”立体缝合范例。 邹光炯表示,作为国内首创的山地城市深埋车站交通解决方案,红岩村站高速垂直电梯群系统已形成标准化应用模式,未来将在重庆轨道交通新建线路中推广。 国内首创“初支扩大拱脚台阶法” 因受山地地形限制,重庆轨道交通大断面暗挖车站较多,9号线红岩村站就是其中的代表。据了解,车站主体隧道主要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拱盖法和台阶法为辅,但这些传统工法在应对超大断面隧道时,普遍存在工序繁杂、交叉干扰多、临时支护成本高等局限性,且难以适应车站附属结构开洞多、空间关系复杂的施工需求。 因此,红岩村站在国内首创“初支扩大拱脚台阶法”。邹光炯介绍,该技术借鉴拱桥力学原理,利用隧道大拱脚受力,减少临时支护工程量,为中、下台阶提供机械化作业空间,确保大断面隧道安全、优质、快速施工。 除红岩村站以外,该工法也成功应用于9号线宝圣湖站的修建,实现施工效率提升30%、碳排放降低15%的显著效益,为山城超大断面隧道建设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如今,在建的18号线北延伸段小什字站、七星岗站、重庆站、大坪西站也正在采用该工法。 打造国内首条地铁垂直马拉松智慧跑道 9号线红岩村站创新性地将立体交通与全民健身、城市文化展示相融合,打造了国内首个以地铁空间为载体的垂直马拉松赛事——红岩地铁垂马,并建成国内首条地铁垂直马拉松智慧跑道。 ▲选手参加红岩地铁垂马 “红岩地铁垂马”赛道起点位于红岩村站2号出入口,终点为4号出入口,赛道全程深埋于山体之内,垂直高差141米,台阶860级。现场设置有11台高清摄像机、一套计时系统、两块电视屏和一个中心机房等设备,除团队/企业接力赛需提前定制外,个人体验者在地铁站开放时间内可通过扫码进入厢遇小程序免费体验。 自2024年9月28日红岩地铁垂马全球精英挑战赛首赛成功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行大型活动10余场,承接单位团建活动数十场,先后迎来上万人次的体验和挑战。 该赛事的成功举办验证了地铁站多功能开发的可行性,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提供了创新示范,社会效益显著。 新闻多一点 到红岩村站感受红岩精神 红岩村站毗邻红岩精神的发源地“红色三岩”中的红岩村、虎头岩片区,9号线建设时用了9个多月时间将红岩村地铁站打造成了以“红”为主题的特色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内,一幅幅浮雕展现了历史人物和故事画面,讲述了红岩精神从起源到发展的历史脉络。 ▲红岩村站内的《重庆谈判》浮雕 其中,站厅层墙壁上设置着4幅浮雕,分别展示了《红色三岩》《重庆谈判》《雾都明灯》《狱中八条》等内容;站台层24根立柱上雕刻着24位红岩烈士的头像以及介绍。在这里,大家可以感受红岩精神的崇高和伟大。 不仅如此,今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成就展在红岩村站揭幕。展览位于红岩村站9号线和5号线换乘通道,用大量文字、事例、图片和装置造型,生动诠释“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直观展示了重庆轨道交通走过的光辉历程、产业发展、轨道沿线美丽风景和轨道建设取得的众多世界第一、国内第一殊荣等。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