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书香润心灵 笔墨伴成长”——《师说》第四期

2025-10-13 12:00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少年说》续写成长新章,《师说》再传育人薪火!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与重庆晚报联袂打造的教育专栏,始终以文字为舟,载着童心与热忱,穿梭在教育与成长的星河。

第四期“少年说”与“师说”如约而至,我们继续解锁成长的奇妙密码——这里有少年对科技的鲜活畅想,有字里行间跃动的好奇与成长,有对母亲的感恩,更有教育者以爱为灯,守护孩子逐光之路的动人回响。

让我们一同驻足这方温暖天地,循着“书香浸润心灵,笔墨见证成长”的初心,倾听少年的赤诚独白,触摸教育的柔软力量,让每一份蓬勃的表达都被珍视、被铭记。


让裂缝里的种子开出花儿

张玲 重庆两江新区巴蜀学校


在充满变化的时代,有的婚姻像脆弱而精致的瓷器,不小心落地就满是狼藉,而瓷器上展陈的珍宝——孩子,往往成为最无助的牺牲品。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能做的,就是在满地碎片中,竭力呵护那些在冰冷裂缝中颤抖、挣扎着探头的稚嫩幼苗——比如小月牙(为了保护孩子,使用化名)。


风暴初临 一对父母的争执

深夜十一点,手机屏幕骤然亮起。小月牙的父亲发来信息,透着焦灼:“张老师,孩子妈妈这么晚还在逼孩子做难题。孩子受不了……您能否劝妈妈听听我的意见?”

凉意从心底升起。这已不是第一次,这对父母如同拔河的两端,将小月牙撕扯在“精英教育”与“快乐童年”的鸿沟间,并让班主任来帮忙选择……

然而,这只是风暴前的警报。

一个闷热的下午,小月牙的爸爸发来短信:“张老师,她妈妈带人去后门堵孩子了!请让小月牙提前半小时出来!”

我看向教室角落的小月牙,她小脸煞白,眼神惊惶如受惊幼鹿。我立刻示意她收拾东西离校。但当放学铃声响起时,小月牙却跌跌撞撞地冲向我,全身颤抖,头发凌乱,尖叫着:“老师!妈妈要抓我!爸爸让我快跑!”

副班主任也惊慌地跑来:“张老师!小月牙的父母起了冲突,在校门口抢孩子,怎么办?”

空气凝固。惊魂未定的学生,门外一触即发的冲突,无数双惊恐的孩童眼睛让我压力如山。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保护孩子第一!你寸步不离地守着小月牙,安抚她,去办公室锁门!谁来也别开!门外交给我!”此刻,我就是小月牙最坚固的盾牌。

我冲到校门,刺耳的争吵声撕裂空气。小月牙的妈妈披头散发,双眼赤红,带着亲友;小月牙的爸爸,声音尖厉,气愤异常。围观者众多,放学的孩子们满脸惊恐。

冲突一触即发。我冲到中间,大吼:“住口!这里是学校!”威严的声音让争吵短暂停止,但怒火旋即复燃。

情急之下,我冲向保安室,果断按下“一键报警”按钮——刺耳的警报,是守护秩序与孩子安全的最后屏障。

临危不乱,以孩子安全为绝对核心,是班主任的第一智慧。


对峙与转机 裂缝中的沟通

警笛声带来转机。等警察控制局面后,我通知副班带小月牙过来。

当小月牙出现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她的妈妈歇斯底里地哭喊:“张老师!这不是我的小月牙!不是的!”

我心头一震——长期分离的煎熬与巨大情绪冲击,竟让她认不出自己的女儿!

我强忍心酸,紧握她冰冷而颤抖的手,直视她的眼睛,声音清晰笃定:“小月牙妈妈,相信我!这就是!我每天都见到她!”

我的肯定穿透了她混乱的意识。她怔怔地看着小月牙,又看看我,身体瘫软下来,靠着我失声痛哭。

那一刻,我成为连接母女破碎情感的桥梁……

风波暂时平息,一行人准备离开。但我心中的忧虑并未消失,在警察撤离前,我再次开口:“警察同志,作为班主任,我还有个要求!”众人惊讶地回过头,看着我这个局外人。

我的目光落在小月牙的父母身上:“学校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心灵脆弱无比。你们今天的行为,吓坏了所有目击的孩子!我要求你们,在此郑重承诺:今后无论任何争执,绝不再到校门口抢孩子!若做不到,我必再次报警并上报!”

声音里没有指责,只有对安全的坚决守护。在民警严肃的目光与我坚决的态度之下,小月牙的父母同意了我的请求。他们写下承诺书,保证不再干扰校园秩序。

用规则捍卫边界,是守护宁静的长远智慧。


疗愈微光 大小“树洞”的出现

后来,法院判决小月牙随父生活。

校园中,我看着小月牙乱蓬蓬的头发和空洞的眼神,心如刀绞。失去妈妈的日常陪伴,她像离土的小草,蔫蔫无光。我知道,她幼小的心灵亟需阳光。

一个宁静的午后,我们坐在空旷的操场。微风轻拂,她低头,脚尖无意识地划地。我不催促,只是陪伴。许久,安全感和宁静让她开口,声音细小如决堤的溪水,诉说父母刺耳的争吵、摔门声、夹在中间的无助……泪水无声滑落,眼中是深不见底的疲惫。她承受了太多十岁不该有的重负。她终于向我敞开心扉!这份信任,沉甸甸。

我轻轻擦拭她的眼泪,拿出崭新的“小马宝莉”笔记本:“小月牙,这是你的‘秘密树洞’!所有开心、不开心、害怕或生气的事,都可以悄悄写给她们听。”

我看着她渐亮的眼睛:“张老师也是你的大树洞,更大更安全。在这里,和爱你的老师同学一起,努力开心地度过每一天,好吗?”

她紧抓笔记本,如同握住救命稻草,一个久违的、带泪的笑容终于绽放。

创造安全倾诉空间,是心理疗愈的智慧起点。


点亮心灯 来自同伴的力量

然而,愈合是曲折的。

小月牙开始频繁因“胸痛”请假,检查却一切正常。

我明白,这是心理压力从躯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她需要更强大的支持——同伴的关心。

我悄悄找到她最好的朋友小红:“小红,小月牙最近身体不舒服,心情也低落。她特别需要好朋友的关心。你能放学后或晚上,给她打个电话,问问她好吗?希望她每天都来陪你上学。”小红用力点头,眼神郑重。

小红没有辜负我的重托。在她的主动关心和带动下,小月牙请假的次数少了。课堂上,她们一起讨论;课间,头碰头分享秘密,发出清脆的笑声。

看着小月牙越来越多的灿烂笑容,我知道,阳光终于穿透了她心中的阴霾。巧妙激活同伴互助,是点亮心灯的智慧。


弥合与绽放 裂缝里的春天

小月牙跟随父亲生活,但我从未忘记那位思念成疾的母亲,因为我理解骨肉分离之痛。在日常交流中,我引导小月牙看见父母的爱。

一次,我问:“头发是谁梳的?真好看。”

“爸爸。”

“爸爸真厉害,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你辅导作业,很辛苦吧?”

她点头。

我轻松道:“我记得妈妈辅导作业特别细心,难题讲得明明白白。想不想偶尔也让妈妈看看作业?让爸爸也能轻松点?”

她沉默片刻,轻轻“嗯”了声。

我趁热打铁:“跟爸爸说说?周末去妈妈那住一天,让妈妈辅导功课?这样你就能同时拥有爸妈的爱了,多好?”

或许,是小月牙的“需要”触动了父亲,不久,小月牙的爸爸同意她周末去妈妈家。

这扇门打开,爱的暖流开始流淌。小月牙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明媚舒展。

新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成了奇迹诞生的时刻。教室门口,我惊讶地看到小月牙的父母竟同时出现,虽然两人无交流,且保持距离,但同在属于小月牙的空间,已是巨大进步。

小月牙所在小组表演古诗吟唱《苔》。音乐响起,她站在台上,笑容灿烂无阴霾,清澈的童音在教室回荡:“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她的目光,勇敢地扫过爸爸,又望向妈妈,眼中如星辰般闪烁。教室异常安静,随即爆发出真挚热烈的掌声!

那个曾被惊吓拉扯、眼神空洞的孩子,此刻正如诗中所唱,在命运的裂缝里,凭着内心的顽强与对阳光的渴望,勇敢舒展生命,绽放出不输牡丹的光华!

十岁应有的蓬勃,终于回归。


后记

废墟上的花园

小月牙的故事,映照出一些家庭的隐痛。在与班上孩子谈心时,我发现类似的孩子并非孤例。

我心疼的是,这些十岁的孩子,谈论父母争吵、家庭变故时,眼中常有一种超龄的、近乎麻木的“冷静”——那是过早承受重压的烙印,是心灵被迫成熟的伤痕。

作为老师,无法阻止成人世界的高塔倒塌,无法弥合所有婚姻的裂缝。但我们相信: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在废墟之上,为孩子们建造一座开满鲜花的秘密花园。

这座花园,以理解为土,尊重为篱,无条件的关爱为阳光雨露,赋予孩子们一种能在任何缝隙扎根、瓦砾中汲养、寒风中依然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如同那渺小坚韧的苔藓,无需明媚阳光,也能绽放。

守护裂缝里的那些小种子,需要智慧、勇气,以及一颗永不放弃、柔软而坚定的心。25年如一日般短暂,我守护那些的小种子,冲破裂缝、沐浴阳光,正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尽情生长。


编辑:杨雪

美编:钟柳

主编:陈广庆

策划:胡万俊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严一格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