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重庆市印发《建设产业工人发展型城市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全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融合互促,加快建设产业工人发展型城市。 根据《实施方案》,重庆正按照“1154”思路推进改革,即紧扣“建设产业工人发展型城市”1个总目标,围绕“建设与重庆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1项主要任务,健全“红岩铸魂、技能形成、职业发展、建功平台、权益保障”服务产业工人5大体系,构建党建统领“一体推进”、数据互通“一库共享”、服务事项“一张清单”、典型案例“一链培育”4项工作机制,团结引领全市产业工人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实施方案》指出,到2035年底,重庆将实现产业工人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全面形成“以城聚人、以人促产、以产兴城”的循环发展生态。全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提升至95%;累计新增高技能人才60万人;累计培养造就大国工匠50名以上、巴渝大工匠500名,示范带动培育各级工匠人才2.4万名;累计支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高技能人才、科技人才、工匠人才等开展创新项目攻关6000项。 “人—产—城”三向奔赴的新重庆,等你一同答卷! 原标题:@产业工人 在重庆,未来可期!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