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也能和蛋糕、奶茶组CP!近日,社交平台上,一股从巴南区中医院飘出的药香茶点风潮悄然兴起。 15日,重庆晚报记者循着药香与食趣,探访了位于轨道交通3号线学堂湾站旁的“五味良方”体验店,揭秘这间由中医院倾力打造的“网红”小店如何让古老药食智慧“潮”起来。 现场直击 当蛋糕香邂逅本草香 ▲便携膏方、初代茶饮及中药饼干 还未走近,小店斗拱飞檐的中式造型便先声夺人、引人驻足。推开店门,烘焙的暖甜与草本的清雅香气交织扑面,瞬间唤醒了感官。 整洁亮堂的店内,蛋糕区、面包区、奶茶制作区、烘焙室一应俱全。为了确保清晨7点能准时迎客,师傅们的一天在凌晨4点就已开始。 “这款元气奶茶加了龙眼、红枣、枸杞,专为疲惫的打工人准备。”店长张女士正向顾客热情介绍。 重庆晚报记者与张店长攀谈得知,“五味良方”于今年5月正式开业,由巴南区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联合多学科专家团队倾力打造,是医院推动“药食同源”理念走进日常生活的一次创新实践。 人气单品 一杯养生奶茶的“顶流”之路 ▲蛋糕和奶茶制作区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店内产品涵盖养生奶茶、面包、糕点等六大类,价格亲民,从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 “开业以来,客流量稳定,节令产品更是屡次卖爆。”张店长表示,店内的“顶流”非养生奶茶莫属。它颠覆了传统奶茶“高糖高热量”的印象,以五谷和草本为基底,遵循中医原理配伍,兼顾风味与轻养生。石斛蛋糕、茯苓饼干等“中药烘焙”同样备受欢迎,让健康与美味在舌尖共舞。 围绕传统节令,店铺还推出了“养生粽”“杏林秋月”药食同源月饼等特色产品,为传统美食注入健康内涵。 顾客群体覆盖了各年龄段,中青年居多。除患者和附近居民外,不乏专程前来打卡的年轻人。 “以前觉得养生是长辈的专利,现在发现喝杯奶茶也能轻松参与,很有意思!”“95后”方女士分享道。 专程前来购买“荷叶坚果黑麦软欧包”作为控糖晚餐的“80后”张先生也表示:“既健康又方便。” 风味测评 打破刻板印象的味觉体验 ▲记者在店内体验了玫瑰龙眼软欧包、五福卷和荷叶玫瑰普洱奶茶 ▲五福卷 产品味道究竟如何?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顾客。 “这完全打破了我对中药‘又苦又难喝’的刻板印象!”自称“面包控+奶茶控”的王同学惊喜地表示,“面包里有若隐若现的药香,但和味道融合得特别好,是健康与美味的神仙组合。” 已是熟客的杨女士则对“薏仁红豆减糖蛋糕”情有独钟:“好吃又没有负担。”此外,重庆晚报记者与同事也亲身体验了多款产品: ·玫瑰龙眼软欧包:口感微咸回甘,玫瑰与龙眼的香气淡雅绵长。 ·荷叶玫瑰普洱奶茶:入口微甜,带着一丝清涩,草本风味含蓄而持久。 ·五福卷:内含山药、红枣等多种食材,口感扎实,咸甜适中,枣香浓郁。 ·桂花甘草乌龙奶茶:入口微苦,茶香与甘草风味鲜明,回味是桂花与甘草交织的清甜。 幕后揭秘 从本地田间到市民手间 如何打造出这些兼具药香与美味的创意产品?巴南区中医院临床营养科刘颖主任道出了背后的匠心。 “五味良方”深度利用本地资源,将来自巴南区圣灯山滩子口村的道地石斛,创新研发成茶饮、面包等系列产品,成为店铺的特色招牌。今年,医院更与圣灯山滩子口村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地道药材基地+产品研发生产”的全产业链模式。这不仅从源头保障了原料品质,也助力了当地乡村振兴,实现了从田间到店铺的良性循环。 刘颖主任指出,比销售额更重要的,是健康理念的无声传递。通过一杯奶茶、一块糕点,中医养生智慧正悄然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我们做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在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刘颖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发,让‘五味良方’成为一扇窗口,向市民展示中医药融入现代生活的无限可能。” 多知道点 中医药食正当潮 这股将中医药融入美食的创新风潮,并非个例。在重庆,多家医院都已展开类似实践,让“药食同源”以更日常、更可口的方式走进市民生活。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的“医疗膳食” 重庆市人民医院院本部门诊部负一楼,一家主打中西医结合医疗膳食的服务站点近来在社交媒体上热度颇高。金桔苹果黄芪饮、荷风苓云饮、零糖全麦八珍馒头、葱香麻麻茯苓全麦花卷……这些兼具养生功效与创意的产品,吸引了众多住院病人家属、医院职工前来购买,其中不乏专程回购的“回头客”。 据该站点膳食负责人介绍,该站于今年4月开始营业,其特色在于获得了重庆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全程技术支持,确保每一款药膳的配比都兼具科学性与养生价值。 重医附二院:临床营养科监制的“暖心面包房”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一家由医院临床营养科直接监制的面包房,就开在医院入口旁,门头上的标识彰显其专业身份。这里主打各类“药食同源”的面包,将健康理念揉进面团,不仅吸引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和附近居民,更成为了医院员工们日常光顾的“暖心驿站”。 江北区中医院:处方里开量身定制的“奶茶” 更具特色的是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的实践。据上游新闻报道,在该院营养科,医生会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把脉、查看舌苔、手指等进行体质诊断。开出的“药方”中,可能就有一杯量身定制的“陈薏珍珠奶茶”。 看诊医生强调,医院提供的中药奶茶、糕点并非标准化产品,而是基于一对一诊断后,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配置的“个性化处方”。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记者 蹇汶佑 实习生 赵欣怡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