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上新街站,身着白色衬衫工作服制服的贺健平刚结束一圈驾驶任务,手里还攥着刚填写完的行车记录单——这是他作为电动列车司机的日常。而在生活中,他有另一个身份:重庆球迷圈里知名的领喊员“苹果”。 驾驶列车中的贺健平 一个是手握方向手柄、守护市民平安出行的电动列车司机,一个是站在看台上、带领球迷为球队加油助威的领喊员。两种身份,两段轨迹,构成了贺健平的“双面人生”。他说:“足球让我的生活多了份激情,地铁让我的职业有了坚守,两者都是我一生的热爱。” 电动列车司机 平平安安就是最出色的表现 2015年,贺健平还在从事工程机械销售工作,随着自动化技术逐渐替代人工,他所在的行业面临着业务萎缩。正当贺健平思考职业转型时,恰逢重庆轨道交通面向社会招聘电动列车司机,让他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方向——开地铁。 “我从小就想当一名火车司机,总觉得驾驭这么长的车是一件超酷的事情。地铁和火车都是1435毫米轨距,都是‘铁疙瘩’,我觉得这是实现梦想的机会。”贺健平报名参加了招聘,最终凭借优异的考核成绩顺利入职。 如今,39岁的贺健平负责地铁环线的一名驾驶员。行车时,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扶着操纵手柄,时不时指向列车前方,确认进路、信号灯状态,同时紧盯站台上下的乘客,确保关门时没有乘客被夹。耳朵也时刻倾听着调度指令,列车运行的声响要时刻分辨,确保列车安全与准时到达。 地铁环线每圈运行时间约90分钟,贺健平每天要驾驶列车跑4圈。行车途中,他不能上卫生间,因此上班的前一晚,贺健平拒绝火锅、啤酒等刺激性食物,只吃清淡的饮食。 在贺健平眼中,电动列车司机最出色的表现就是“平平安安”。“没有违章违纪,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风险,每天把乘客平平安安送到目的地,就是我最大的成就。”贺健平说,乘客把安全交给他,他就得把这份责任扛到底。 看台领喊员 200场足球比赛的球迷“指挥官” 脱下电动列车司机制服,贺健平在重庆球迷圈有个更响亮的名字——“苹果”。他是原“铁血巴渝”球迷协会的领喊负责人之一。据贺健平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至今,他在球场看台上,领喊了约200场足球比赛。 领喊场上的贺健平 贺健平对足球的热爱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曾在一个赛季,一个人坐着火车走遍了全国所有重庆队的客场,行程超过10万公里。“疯狂的事情还有很多,2013年我在天津客场,整个客队看台上就只有我一个人,我给球队加油的照片也被记者拍下并发布。那场比赛结束后,球队球员集体向我致谢,让我非常难忘。”贺健平说,他生活中的爱好就只有看球,即便把零花钱都花在了看球上也很值。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贺健平接触到领喊,开始在看台上当领喊员。“站在领喊位置,面对的是前方几千人,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就会怯场、紧张、双腿打软。”在贺健平看来,领喊员如同指挥官,一名优秀的领喊员能决定球迷团队的热情与“战斗力”,“尤其是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就算输,球迷的气势也绝不能丢,让球队有继续拼搏的底气和勇气。” 2015年,贺健平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球迷团体,组建了“铁血巴渝”球迷协会。该协会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巅峰时期近4000名会员,贺健平付出了不少心血:设计助威口号、筹备TIFO(指球迷在看台通过拼接手摇旗、塑料板或悬挂巨型画布等方式形成的大型视觉展示)活动等。 重庆球迷耳熟能详的“为重庆而战”口号,背后也蕴藏着贺健平的心血。该口号是原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一位职员提出,但最初并未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9月,贺健平和球迷们在重庆奥体中心做了一场“为重庆而战”TIFO活动,将此口号打响。2016年,重庆球迷“千翻”创作《为重庆而战》,成为重庆球迷的第一首原创球迷歌曲,深受大家喜爱。如今,“为XX而战”的口号已被全国球迷采用。 自2024年起,贺健平因工作和家庭,慢慢从熟悉的领喊台退到幕后,但他从未真正离开热爱的球场——有时间便去看球,偶尔也会把多年积累的领喊技巧、控场经验,传授给年轻领喊员。 如今,他又为这份热爱开辟了新赛道:立志成为一名球赛直播解说员,并朝着新目标稳步迈进。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文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