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乐堂”开起了咖啡馆吗?10月28日,渝中区长滨路341号的YU咖啡生命研究馆正式启幕。 这场看似常规的开业仪式,实则是福寿园国际集团旗下“安乐堂”完成从传统殡仪服务空间到“生命美学新地标”的迭代升级——从3500平方米空间里的8个数字礼厅,到咖啡香萦绕的“时光印记展”,再到非遗手作与生命教育沙龙的融合,每一处设计都在重构公众对“生命服务”的认知。作为这场升级的核心推动者,YU咖啡生命研究馆馆长、福寿园国际集团西部区域总经理金磊屹,在开业现场的致辞与互动中,揭开了这场行业变革的深层逻辑。
让生命话题在咖啡中变为可探讨的日常 “在快节奏的都市里,人们不缺喝咖啡的地方,缺的是能静下心聊‘生命’的空间。”金磊屹表示,安乐堂的升级并非偶然,而是对“当代人心灵栖息需求”的精准回应。渝中安乐堂最初定位是“满足守灵、告别基础需求”的殡仪服务场所,但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情感疗愈的重视度提升,单一的功能性服务已无法覆盖“家属哀伤疏导”“公众生命认知教育”等延伸需求。
据悉,此次升级后,安乐堂正式更名为“安乐生命纪念馆”,核心变化在于“服务维度的拓展”:保留原有8个风格各异的数字礼厅,提供“数字影像技术实现跨时空对话”的专业殡仪服务,同时植入YU咖啡这一“情感触点”,将空间功能从“告别场景”延伸至“日常生命交流场景”。“过去,人们只有在失去时才会走进这里;现在,我们希望大家能因一杯咖啡、一场沙龙主动而来。”金磊屹解释道,这种转变的本质,是福寿园“感知生命,绽放人生”核心价值的落地——让生命议题从“讳莫如深”变为“可触碰、可探讨”的日常。 多功能区的联结成为生命美学课堂 金磊屹在引导嘉宾参观时,特别强调了空间设计的“叙事性”。这座复合空间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着“生命关怀”的不同维度。其中设有情感疗愈区、多元体验区等。
在情感疗愈区,以YU咖啡为核心,延续渝中安乐堂“情感疗愈”的定位。不同于普通咖啡馆,这里将作为“社工加油站”,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休憩空间,同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让哲学滋养融入日常。 在多元体验区,非遗花艺、音乐疗愈等活动将定期开展。“当人们专注于插花、聆听鼓声时,紧绷的情绪会放松,这时聊‘生命’才不会沉重。”金磊屹补充道。“这里布置得很漂亮,一边看着江景,一边能和朋友聊聊人生。”家住渝中的陈女士(35岁)说道,“氛围让人很放松,饮品价格也不贵。”记者了解到,咖啡馆的营业时间为8:30-20:30,饮品价格也为10元-26元不等。 “开业只是起点,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可持续的生命文化生态。”在“生命主理人”聘书颁发环节,金磊屹的这句话点明了升级的长远目标。“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是渝中区的生命美学新地标,更能成为重庆人文温度的‘传递者’。”据了解,此次受聘的“生命研究员”包括知名导演翁羽、国家一级美术师卢德龙、孤独症儿童家长唐毅等跨界人士,“时光主理人”则覆盖Free Talk、国学、财富流等多元领域,而咖啡馆的启动,也将是重庆殡葬行业人文新升级的一次探索。 撰稿:陈丹 主办方供图 编辑:戴林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