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重庆代表团以3金7银9铜的辉煌战绩凯旋,奖牌总数位居西部前列,超过前两届总和,创历史新高。
重庆代表团载誉归来 巅峰亮剑,重庆58个项目“百花齐放” 本届大赛恰逢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规模创历史之最。重庆派出的107人“精锐之团”,携58个高水平项目,在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和揭榜领题赛四大战场全面开花,与全国1700余支顶尖团队上演“神仙打架”。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韩晓宇进行项目路演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博士后韩晓宇凭借《穿透无声——国际首创治疗性超声耦合剂》项目一举夺魁,荣获海外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赛道金奖。重庆大学张小宁博士的项目《沿海软土高承载高效生态固化技术及快速精准评价装备研发》,聚焦我国沿海软土地区关键基础设施高质量高效建造,构建了沿海软土高承载高效生态固化技术体系,可实现建造全过程小时级响应,为国防与民用基础设施快速建造与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支撑。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张庆项目路演现场。 此外,大赛银奖获得者、陆军军医大学张庆从“活化石”大鲵中解锁创面修复密码,将为无数患者点亮康复的曙光;银奖获得者、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陆全深耕深度防伪领域,为国家数字安全铸“盾”;铜奖获得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徐宇团队选育的“庆油”油菜品种,成功实现了“两碗菜籽一碗油”的突破…… 赛事搭台,多项科研成果“落地成金” 在揭榜领题赛场,钧雷光电有限公司发布的《滨海环境轨道交通隧道群运维风险智能感知与预警机器人》项目,就成功吸引了招商局交通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周陈一博士团队前来“揭榜”,他们也凭借这一项目斩获了大赛的又一枚金奖。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周陈一项目路演现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晋江建投公司签署意向合作协议
重庆交通大学与泉州云卓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用快速粘合剂》项目,与晋江建投公司签署意向合作协议。重庆交通大学《智能物流无人机航线规划及定位技术研究》项目,与泉州云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签约金额高达500万元。 人气爆棚,“重庆智造”硬核出圈 如果说赛场是“比武擂台”,那展洽区就是“科技秀场”。重庆展厅凭借满满的硬核科技和趣味的互动体验,成为本届大赛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 “它居然能帮我生成不同年龄段的照片。”“我也想看看我重返20岁的样子。”展台前,一台养老护理机器人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外国友人体验养老护理机器人的AI生成功能 据悉,这台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云计算、AI心理学等前沿技术,凭借自研多模态情感大模型与养老场景研发而成,具有智能情感陪伴、数字素养提升、健康安全守护、娱乐休闲服务、生活辅助管理等5大模块的服务体系。
学生们观看“智咖大师”手冲机器人 西南铝业C919客机观察窗模锻件前,观众触摸着“大国重器”的重庆精度;长安汽车新蓝鲸混动总成展示区,聚焦着业内人士探寻的目光;西南大学金色蚕丝在灯光下流光溢彩……十余件展品,不仅让人眼前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代表团还组织设站单位及博士后积极参加成果转化、创业服务、人才招聘和创新创业主题交流等活动。截至目前,重庆共发布博士后招收岗位1000个左右,发放招收资料2000余份,收到意向简历200余份。 厚积薄发,“亮眼成绩”背后的重庆人才密码 3金7银9铜的“战绩”背后,是一套深耕人才沃土的“重庆方法论”。近年来,重庆健全博士后“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持续营造最优人才生态,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目前,重庆市博士后工作已实现“三个提升”,招收规模连续4年保持在1000人以上,较2020年增长了68%;培养质量持续攀升,近三年每年申请获得国家三大基金近800项,近两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博士后参与项目有34项,占91%;留渝比例持续提升,出站留渝率由2020年的80%,提升到了现在的90%。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既是‘试金石’,更是‘助推器’。我们将做好大赛后半篇文章,让人才力量更好地‘变现’。” 撰稿:张馨允 主办方供图 编辑:蒋丽霞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