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第十九个“重庆农民工日”暨川渝农民工服务周在重庆长寿区启动。本次活动以“暖心服务农民工 川渝共筑幸福城”为主题,将持续至11月9日。其间,川渝两地将集中开展农民工关怀慰问、就业招聘、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权益维护等系列服务。 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工融入城市 川渝农民工服务周期间,多项服务举措精准落地。在关怀慰问方面,将重点走访慰问困难农民工、大龄农民工。在专场招聘方面,主动联系登记失业农民工,归集辖区各类企业、以工代赈项目等用工信息,组织供需对接。活动期间,两地将举办200余场现场招聘,同步开展线上求职对接,预计发布6万余个就业岗位。 在技能培训方面,将农民工纳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重点群体,组织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在创业扶持方面,充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作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力度。
招聘对接服务区人头攒动 启动仪式上,长寿慢城、云台镇被授予“乡村合伙人”就业创业服务站站点。长寿区创新实施“乡村合伙人”就业创业计划,构建“1个就业创业服务站+三大特色基地”服务矩阵,成功打造“橙乡集市”“果树认养”“非遗工坊”等新场景,开发新职业岗位3200余个。 五大展区提供“一站式”服务 活动现场设置五大展区,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招聘对接服务区、返乡创业产品展销区、技能才艺展示区、政策宣传区和“新市民”服务区。 招聘对接服务区汇聚100余家川渝优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来自长寿本地的农民工张强与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之前在广东打工,现在能在家门口找到月薪6000多的工作,还能照顾家人。”该展区还提供“一键求职”服务,10名职业指导师现场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的指导。 返乡创业展览区集中展示40户川渝返乡创业企业的成果,分设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合伙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四大专区。展区同步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当天观看量超5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30万元。
活动现场 在返乡创业展览区,家住但渡镇的重庆工信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小蒋和同学来到重庆瑞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的摊位前,被创业项目深深吸引。“看了你们的展示项目,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种百香果、酿米酒、种花开民宿这些农村里的‘日常’,和互联网经济一结合,都能创业赚钱!”小蒋感叹,“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感觉这样的创业项目很适合我……” 创业园工作人员积极回应,介绍园区现有39家创业企业,其中家全养鸡场、河丫肉鸭养殖场等都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组建的企业。相关部门和园区为他们提供了融资对接、场租减免和税收减免等“政策+资金”创业支持体系,并定期邀请创业导师提供指导,欢迎小蒋到园区实地了解。 技能才艺展示区成为农民工展示风采的舞台,抛沙画传承人创作川渝山水主题作品,工夫茶表演者展现传统技艺。数智AI体验区设置机器人互动、AI就业模拟等项目,四川广安农民工陈静体验后表示,“AI根据我的需求精准推荐了3个岗位,还可以模拟面试场景,特别实用。” 政策宣传咨询区由人社、教育、住建、司法等12个部门组建“服务专班”,发放政策资料2000余份,解答咨询500余条。“新市民”服务区聚焦健康与生活需求,医护人员开展义诊,为300余名市民提供血压测量、慢性病咨询等服务。
“乡村合伙人”就业创业服务站授牌
川渝共绘农民工服务新蓝图 “重庆农民工日”为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重庆已连续十九年举办系列主题活动。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重庆农民工日”逐步扩展至“川渝农民工服务周”,累计服务川渝农民工超50万人次。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聂晶表示,两地深化川渝劳务协作,共同签订《进一步深化双向劳务协作合作协议》,在机制共商、赛事共办、品牌共建、服务共享等方面达成共识。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表示,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今年以来,全市深入实施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1—10月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29.1万人。下一步,将持续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公共服务,深化川渝协作,推动农民工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图文来源: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撰稿:张馨允 编辑:蹇汶佑 审核:何英 主编:侯琪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