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重庆的智能制造这么震撼!这里的工厂比科幻电影还要有未来感。”一名知名政经博主在走访了重庆的智能制造企业后,迫不及待地在微博分享了这段感受。他的短视频在平台上迅速获得超高点赞,网友们纷纷留言:“重庆智造,YYDS!”
▲“V观巴渝——网络名人重庆行”一行调研智能机器人产业。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重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答卷。在这个时间节点,由重庆市委网信办主办的“V观巴渝——网络名人重庆行”活动如期举行。12位粉丝总量近亿的市内外网络名人走进两江新区、沙坪坝区,深入重庆的园区、企业、社区,就如何传承弘扬红岩精神,践行改革使命,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超大城市治理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从重庆大学防空洞里的历史刻痕到赛力斯智慧工厂的机械臂舞,从社区里的“新”客厅议事会到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数字大屏,考察团在行走中捕捉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瞬间,通过他们的独特视角,向全网展现着新时代新重庆的活力与魅力。 智能制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庆样本” 作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正在加快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正成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此行探访的多个企业含“科”量极高,正是观察重庆如何将创新动能注入传统制造业的绝佳窗口。 在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机械臂精准舞动、AGV小车自如穿梭的场景,令见多识广的网络大V们也惊叹不已。 这座规划用地面积约1177亩的超级工厂,是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布局。据介绍,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按照“中国制造2025”及物联网标准建设,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其包含整车制造四大工艺及部分零部件生产区域,拥有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特征,可生产中高端智能网联汽车。
▲焊装车间。赛力斯超级工厂供图 “这完全颠覆了我对汽车工厂的认知。”一名网络名人在短视频中感叹,超级工厂直观反映了重庆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成效。 青凤科创城内,重庆大学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正在书写着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庆故事”。作为重庆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平台,这里汇聚了多家链主企业的技术力量,致力于突破高端数控机床领域的技术瓶颈。 “我们要让中国制造有自己的‘工业牙齿’!”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四宝的这番话,让网络名人们深感共鸣。一名博主发文写道:“在重庆,我看到了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实力。” 不远处的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则是重庆在大健康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 据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中智医谷研究院副院长罗亚雄介绍,这里聚集着院士2人,国家级优秀中青年专家25人,博士120人。团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中心成员承担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点项目等课题1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4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12项。 同样,在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视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座舱、智慧教育、智能办公等创新产品令网络名人们目不暇接。 其母公司视源股份是全球知名的以交互智能与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显示、交互控制和连接技术领域拥有领先地位,获得了国家工信部的三个单项冠军产品的荣誉,并连续8年荣登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体验人体外骨骼。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视源股份重庆战略资源部负责人杨兰召介绍,公司选择将西部总部落子两江新区,正是看中重庆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优越的营商环境。在重庆市场,公司除了主营电子部件、未来教育、企业服务、商用显示、算力设备、智能硬件之外,正依托系统集成、音视频处理、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发力汽车电子领域,推出车规中控屏、仪表、车联网及智能座舱、音频及车灯灯板、控制器等产品方案。 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特种机器人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其生产基地,多款防爆四足机器人、防爆轮式机器人、防爆挂轨机器人正在有序进行出厂前的最后测试。这些“重庆造”机器人即将奔赴国内外多个高危场景,执行安全巡检任务。 “今年以来,产品咨询量及销量都在持续增长中,预计全年销量会比去年翻一番,目前生产基地一直处于满产状态。”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企划总监张喆介绍。 从整车制造到工业母机,从生物医药到智能终端,网络名人们看到了一条清晰的产业链升级路径。这些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重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体,展现了从“重庆制造”迈向“重庆智造”的清晰路径。
▲走访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开放枢纽:内陆开放高地“重庆实践”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庆正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营中心,重庆在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进行着积极探索。此次走访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正是解读这座城市如何突破地理限制、变身开放门户的关键。 站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展示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显示着重庆通往一百多个国家的物流线路。“这里不仅是货物的集散地,更是经贸往来的大通道。”展示中心讲解人员说道。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重庆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战略、践行内陆开放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是中欧班列始发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沙坪坝片区,规划面积35.5平方公里,已建成22平方公里,完成投资890亿元。 园区内布局有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两大铁路设施,设有铁路口岸和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建成投运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承载地,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成为我国南向西向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
▲走访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展示中心。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四梁八柱”,为重庆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满俄、渝甬四向国际班列已开行国际班列线路63条,辐射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56个港口。 通道的畅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贸易增长。高效的物流网络为“重庆造”汽车加速出海提供了强劲动力。 重庆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市汽车出口额达337.3亿元,展现出坚实的出口规模。其中,电动汽车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前三季度出口额为97.9亿元,增速高达69.1%,已成为重庆外贸重要的新增长点。重庆让越来越多的“重庆造”汽车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以前说‘蜀道难’,现在这里是‘渝道通’。”一位参访网络名人感慨道。依托“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重庆正在实现从“过路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转型升级。 网络名人们通过此访深刻感知到,重庆的开放不仅是地理通道的拓展,更是发展视野与城市能级的跃升,为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庆方案”。
▲网络名人了解多式联运运作机制。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数字治理:超大城市治理“重庆答卷” 作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重庆正在用数字化手段破解“大城市病”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此行调研的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以及基层社区,共同展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高效、更温暖。 在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城市运行的各项数据。“这里汇聚了112类、2.37万余个风险点的实时信息,构建起‘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朱江说,智慧大脑让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这套系统让城市治理既精准又高效!”参加活动的一位政务新媒体负责人赞叹道。据介绍,通过“1510分级处置”机制,这里实现了群众诉求按期处置率98%以上,满意率提升至91.74%的亮眼成绩。
▲走进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城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在沙坪坝区土湾街道模范村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客厅议事会正在进行。土湾街道模范村社区党委副书记吴莉娜和社区居民、外卖骑手围坐一堂,共同商讨社区治理难题。“我们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社区共建者。”一位美团骑手的话道出了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沙坪坝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聪介绍,沙坪坝区创新推出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将12万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网络。通过建设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子女托管、技能培训等七大服务项目,有效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发展重要的生力军,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对象。沙坪坝区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把友好场景建设融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着力构建“1+10+X”友好场景体系,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集成式、多功能的服务。 从区级“大脑”的智慧决策到社区“细胞”的温情共治,重庆的超大城市治理呈现出“刚柔并济”的鲜明特色。 这套体系不仅提升了应急处突的效率,更在日常生活中增进了社会和谐,让数字化转型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展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方向。
▲居民参加完社区议事会之后满意离去。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红色血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精神引擎” 红色是重庆最鲜明的底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庆正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此次活动中,网络名人们从舞台、遗址和网络空间等多个维度,体验了重庆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承。 在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的演出现场,网络名人和现场观众被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深深打动。这部剧作自上演以来已接待观众超百万人次,成为重庆红色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这种艺术化的表达,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一名网络名人在观演后动情地说。
▲走访重庆大学防空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在重庆大学防空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岩壁上的历史刻痕诉说着“愈炸愈强”的坚韧精神。“这里不仅是历史见证,更是精神传承的重要场所。”重庆大学现场讲解人员说,这里才开放不久,可参观者已经络绎不绝,成为大学生、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在数字赋能下,红色文化和正能量也在线上创新传播。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考察团看到了红色文化的创新表达优秀案例。 麦芽传媒推出的《长公主驾到》《火种》等作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其中《长公主驾到》在抖音播放量达亿级,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重庆,红色是永恒的底色,创新是跃动的亮色。”一位网络名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片英雄的土地,正在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走访麦芽传媒。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三天的走访结束,网络名人们的创作仍在继续。网络名人的博客和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在他们的镜头和笔触下,重庆的发展图景愈发清晰:这里是智能制造的创新工场,是联通世界的开放枢纽,是智慧治理的示范高地,这里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之地。 “坚韧、忠勇、开放、争先”——以红岩精神为重要内核的重庆城市精神,正转化为新时代重庆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推动着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正如一位网络名人所言:“重庆的故事,是中国的缩影。这里的每一步发展,都在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写下生动的注脚。” 原标题:V观巴渝:网络名人“渝”见新重庆 见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