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关于酒店退房流程的讨论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有网友发帖称:“现在退房居然不用等查房了,交卡就能走,太方便了!”这一发现立即引来众多网友共鸣,但也有人疑惑:“不查房,酒店不怕亏本吗?”对此,重庆晚报记者走访了重庆多家酒店,结合行业动态与专家分析,探寻这一服务变革背后的逻辑。
▲悦来温德姆酒店已普及免查房模式 现象 从排队等候到“交卡就走” 因工作需要,“85后”王女士经常往返于重庆与成都之间,时常在外住宿。自今年春节起她开始注意到这个现象,“那次在成都一家酒店退房,交了房卡就结束了,全程连一分钟都不到,这种便捷感太惊喜了。” 刚在重庆金科大酒店办完退房的张先生,对此也深有感触:“旅游旺季的退房曾是我的噩梦,前台和客房人员来回确认用品是否齐全,后面排队的人催,前面进度慢,特别闹心。现在交卡就能走,确实舒服了很多。” 重庆晚报记者在多家酒店前台观察到,上午的退房高峰期,以往常见的退房排队现象已经显著减少,住客办理退房时间基本控制在两分钟以内。不少住客表示,如今免查房不再是个别酒店的特色服务,而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探因 信任背后的管理之变 重庆晚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免查房模式的普及,并非酒店对服务标准的“放宽”,而是管理体系与服务逻辑的深度革新。 悦来温德姆酒店前台负责人介绍,过去现场查房的核心诉求,是确认房内物品是否损坏、收费消费品是否使用,同时依赖现金作为押金进行担保。现在线上支付技术成熟,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押金缴纳与原路返还功能,实现了资金结算的高效便捷,也降低了信用风险,为免查房提供了保障。 不仅是高端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汉庭酒店的值班经理杨芋瑶表示,酒店自去年开业以来就一直推行不查房政策,背后也有多重考量:“我们客房内不提供额外收费的用品,所以减少了核对环节,即使物品损坏,大部分客户也会主动告知。”酒店开业至今仅发生过一次物品丢失的问题,比起之前查房的人力成本,这种方式更贴合当下的消费环境。 不过,各大酒店也并非完全不查房,而是会在客人离开后对房间进行检查,其目的已从检查房内物品损坏与消费,转变为确保客人无财物遗漏。“我们更关注客人是否有物品遗留,以及需要报修的设备问题。”温德姆酒店负责人表示,“这种转变实际上提升了我们的服务品质,我们需要做的是更精细化的后台管理。” 成效 住客体验与酒店效率双赢 重庆晚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免查房不仅没有带来更大损失,反而赢得了住客好感,实现了住客与酒店的双赢。 对客人而言,最直接的收获是时间成本的降低,传统查房环节的等候焦虑不复存在。“上次赶早班机,免查房让我多睡了20分钟,不用再火急火燎地收拾行李、等查房结果,整个离店过程从容了很多。”商务旅客陈先生说,这种被信任的体验让他对酒店的好感度大幅提升,之后出差都会优先选择免查房的酒店。 对酒店而言,运营效率的优化同样显著。金科大酒店大堂经理透露,传统查房模式下的退房高峰期不仅容易造成前台拥堵,还可能引发客人投诉。“推行免查房后,前台接待压力减轻,节省的人力可以投入到客户咨询等更核心的服务中,客房周转速度也明显加快。”相比偶尔可能出现的物品损耗,差评带来的品牌隐性损失更为严重。“免查房政策推出后,客人对服务的认可度高了,线上正面评价明显增多。” 数据 全国超78%的星级酒店已免查房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2025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超过78%的星级酒店已摒弃传统查房模式。从“防客人”到“信客人”,酒店退房流程的演变,折射出的是服务行业的理念升级。 声音 这是“投桃报李”式社会互动 社会心理学家、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谭刚强: 酒店免查房行为,通过赋予客人信任,构建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绝大多数客人在被信任时,会倾向于用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甚至主动告知微小损坏,这是一种典型的“投桃报李”式社会互动。这将客人与酒店的关系从潜在的“监管与被监管”的博弈,转变为基于互信的“共生”关系。 推行免查房是一次精明的成本核算。传统查房所消耗的人力、时间成本,以及因排队引发的投诉和差评所带来的品牌声誉损失,是确定性的、持续发生的“显性成本”。而因免查房可能产生的少量物品损耗或丢失,则是概率性的、可控制的“隐性成本”。当后者远低于前者时,放弃查房就成为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优化利润率的最优解。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唐晨 实习生 赵欣怡 郑柳燕 受访者供图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