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生命科学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在渝开幕。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技术科学院相关院士,以及市内外知名高校、生物医药企业、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等140余人参会,共话产业创新,共促人才集聚。
大会以“智汇生命科学,才聚产业未来”为主题,通过成果发布、平台揭牌、项目签约、主旨演讲等环节,为重庆生命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现场,重庆纳米医学与核酸药物创新研究中心、沈阳药科大学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及技术转移中心正式落地重庆国际生物城。其中,核酸药物研究中心将瞄准产业化“瓶颈”集中攻关,填补重庆在该领域的空白。 人才引育方面,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25名博士后、博士现场签约,入驻重庆企业、医疗机构及高校院所,助力提升产业原创能力。金融赋能环节,“重庆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金融赋能联盟”启动,整合银行、担保、保险等机构,通过“股、贷、债、保、担”联动,构建“人才+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产业项目签约成果丰硕,疫苗佐剂、齿科影像、小分子药物等11个特色项目落地,总金额36.85亿元。其中,百达信疫苗佐剂产业化项目、宸蓝医疗齿科CBCT产业化项目、海博为小分子药物中试平台项目将扎根巴南,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会上还发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合作成果。重庆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联盟分别推出3个重大科研平台及2个优势产业赛道,展示两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成效。巴南区同步介绍了重庆国际生物城“1+3+N”产业体系建设及创新成果。
会上,院士主旨演讲环节,李兰娟、王福生、韩忠朝等院士聚焦数智医疗、干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分享创新实践与展望,为重庆产业升级建言献策。 作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承载区,巴南区近年来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建成西南最大疫苗中试平台、抗体偶联药物CDMO平台等高能级科创载体,引进20余名两院院士开展合作,集聚产业人才6500余名。截至目前,园区在研创新药物56个(含国家1类新药13个),22个进入临床阶段,7个进入Ⅲ期临床,6个“全球首创”或“突破性治疗”品种正申报上市。 为优化人才服务,巴南区牵头组建国内首个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提供“启动—孵化—试验—转化—赋能”全周期服务,实现73项服务“一屏受理、一窗通办”,储备入孵项目近60个。
此外,园区与20余名两院院士开展产业咨询和科研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500人,聚集产业人才6500余名,为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此次大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重庆生命科学产业创新资源整合与人才集聚,助力成渝地区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撰稿 张馨允 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张波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