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媒体群访活动在重庆悦来温德姆酒店举行。本次活动作为2025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香港大公文汇报、重庆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参与。群访聚焦“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会、引、赛’融合助力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主题,旨在通过嘉宾与媒体的深度互动,立体呈现大会成果、传播人才强音,展现重庆人才工作的新图景、新作为。 在“金牌陪跑人”实战争锋大赛-孵化器管理人赛道中斩获金牌的梅惠玲女士,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人物简介: 梅惠玲,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旗下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负责人,一位拥有20多年孵化运营管理经验的资深“孵化人”。在此次“金牌陪跑人”实战争锋大赛技术经理人、孵化器管理人、投资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4个赛道中,她在孵化器管理人赛道中脱颖而出,斩获金牌。同时,她还兼任重庆市孵化协会理事长,肩负着推动重庆市孵化行业标准化、体系化建设的重任。 光明日报记者:作为“金牌陪跑人”孵化器管理人赛道的金牌得主,请结合您的实战经验,谈谈孵化器管理人在助力人才项目从“初创孵化”到“产业落地”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梅惠玲:感谢提问。孵化器管理人是服务业的关键一环,在科创进程中肩负着资源整合与对接的重任。要挖掘企业需求、了解科创资源,推动“四链”融合;在企业创新创业时,做好专利导航、资金及人才对接,尤其要助力跨界项目联合攻关。特别是围绕人才链,为懂技术却不懂市场的人才整合资源,使其明晰市场需求。作为国家级平台,更要借助重庆开放优势,在国际技术对接交流中发挥作用,通过产业、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对接,助力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推动重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中国新闻社记者:您认为重庆在打造高水平孵化体系、提升“陪跑人”专业化服务水平方面有哪些优势与建议?
梅惠玲:感谢提问。重庆孵化器管理人的优势在于与产业紧密相关。重庆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字科技、大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有产业或科教资源布局,产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为科技孵化和科技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提升服务水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政府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全市种子基金应成体系地与孵化项目对接;开放人才库资源,让孵化器能对接到解决“卡脖子”技术和揭榜挂帅技术的人才;在超前孵化方面,政府需进行系统化布局,从人才、项目、资金到落地给予全方位支持。二是孵化器从业人员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整合嫁接资源能力。如今孵化器管理人和技术经理人需了解所在赛道、产业发展趋势和投资体系,具备国际化技术转移和高端未来产业孵化能力。三是利用行业协会资源。链接发达地区和国际化科创资源,通过成体系的行业协会,围绕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形成资源对接的商业闭环。 梅惠玲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重庆孵化器已从单纯的机制和平台,向系统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在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为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编辑:戴林 审核:罗再芳 总值班:丁香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