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止尿毒症的核心是“早发现、早干预、长期管理”,关键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主动筛查与长期随访 慢性肾脏病(CKD)早期常无症状,定期体检(尿常规、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肾脏超声)是发现肾功能下降的唯一途径;已确诊CKD者须每3–6个月复查一次,严格按医嘱用药并记录血压、血糖、尿量变化。 2.严控血糖、血压、血脂“三高”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我国尿毒症第二、第三位病因。血糖>正常上限或血压>130/80mmHg即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确诊糖尿病者每年至少两次微量白蛋白尿检测,高血压患者首选具有肾保护证据的降压药物(如RAS抑制剂),并维持糖化血红蛋白<7%、血压<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 3.避免肾毒性因素 药物:不随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中药或“偏方”;必须使用造影剂时,前后充分水化并可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 感染:及时治疗口腔、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反复感染是免疫相关性肾病快速进展的触发因素;日常勤洗手、戴口罩、足量饮水、保持会阴清洁。 尿路梗阻:结石、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需尽早解除梗阻,防止梗阻性肾病发展成终末期肾病。 4.生活方式“肾友好” 饮食:低盐(<5g/日)、适量优质蛋白(0.6–0.8g•kg⁻¹•d⁻¹,以鸡蛋、瘦肉、大豆蛋白为主)、限磷、限钾(晚期CKD需个体化),多吃蔬菜、全谷,少含糖饮料与高嘌呤内脏。 体重与运动:维持BMI18.5–24;每周≥150min中等强度有氧+抗阻训练,减少胰岛素抵抗。 戒烟限酒:吸烟可加速肾小球硬化,应完全戒除;酒精摄入男性≤25g/日,女性减半。 5.规范基础疾病治疗与疫苗接种 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按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定期评估疗效与副作用。 老年、糖尿病及免疫抑制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必要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减少感染诱发肾功能急性恶化。 已进展至慢性肾脏病4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¹•1.73m⁻²)时,提前建立透析通路或评估肾移植,避免进入“紧急透析”状态。 坚持“定期复查+严控三高+远离肾毒+健康生活方式+基础病规范治疗”五管齐下,可显著降低或延缓尿毒症发生。 撰稿:徐艳 编辑:蒋丽霞 审核:罗晓欢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