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当冬日和煦的阳光洒在嘉善县红旗塘的河道中,满载货物的货轮正在缓缓驶过通航净高7米的红旗塘大桥,船上的货物将被送到位于嘉兴港乍浦港区,再通过远洋巨轮,送往全球各地;同一时间,在杭州湾畔的嘉兴港乍浦港区,龙门吊正在将一个个五彩的集装箱精准抓起,稳稳放上即将启航的远洋巨轮,而另一边,伸抓自如的卸船机也在忙碌地卸载货物。 物流“河海接力”链接全球,这背后,是嘉兴市深入推进“海河联运”的成果。 以往,由于航道等级较低和桥梁通航净高不足,嘉兴内河航运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嘉兴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提高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改善外海进港航道,积极推进“公转水”“散改集”,锻造交通运输的长期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集装箱“海河联运”迈入发展快车道,推动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航道建设完成约45% 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加速推进 浮式起重机在水上开展吊装工作,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几天,在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延寿桥施工现场,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目前,延寿桥左、右两侧钢管拱肋已吊装完成,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实现重要突破。 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是嘉兴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运建设项目,是嘉兴市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水运重大项目建设为发力点,紧抓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进一步推动嘉兴“公铁水空”联运枢纽的重点工程。
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起自桐乡市大麻镇,途经秀洲、经开、南湖、嘉善,止于红旗塘浙沪交界,全长91.6公里。工程按内河限制性Ⅲ级航道标准建设,改建桥梁16座(拼盘9座),新建服务区3处,概算投资77.99亿元。项目于2023年12月开工,批复工期48个月。 项目单位——嘉兴市港航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杭申线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重要组成部分,沟通了杭湖锡线、东宗线、湖嘉申线、京杭运河四条国家高等级航道,主要承担浙北地区与上海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还是杭州、嘉兴至上海的内河集装箱运输航线,日常来往船舶繁忙,提升航道是十分必要的。 据统计,目前,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进展顺利,航道建设已完成约45%,3座服务区已开工2座。 10月31日至11月1日,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延寿桥主桥第一、第二根钢管拱相继顺利完成吊装;桐乡崇福水上服务区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推行中…… 目前,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中,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杭申线全线千吨级航道贯通,破除毗邻行政区跨界航道“连而不畅”的通航瓶颈,完善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布局,拓展嘉兴港等港口的经济腹地辐射范围,为加快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和世界一流强港提供强劲支撑。
激发水运澎湃动力 嘉兴冲刺“三横三纵一通道”高等级航道网建设 翻开浙江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嘉兴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东临大海,南濒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处江河湖海交汇之位,具有“前海后河”的地理优势,依托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和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发展海河联运的条件得天独厚。 航道通,则航运盛。根据专家测算,水运单位货物运输成本仅为公路的1/3、铁路的1/2,适合大宗货物及集装箱长距离运输。 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得到中央支持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也掀起了“公铁水空”联运枢纽的建设热潮,横向航道——湖嘉申线、杭申线、杭平申线,纵向航道——京杭运河、乍嘉苏线、丁诸线,通道——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这“三横三纵一通道”建设被迅速提上日程。
如今,展开嘉兴内河航道图,一组亮眼的数字跃然眼前:228条定级航道织就水网,1996.74公里航道总里程蜿蜒流淌,51公里/百平方公里的航道密度全省领先。 然而,这组数字远非嘉兴内河航道建设多年来的终极目标。当下,嘉兴正全力冲刺“三横三纵一通道”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湖嘉申线一期二期、杭平申线、丁诸线及京杭运河“四改三”已相继建成通航;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9.5公里顺利通过交工验收,30座碍航老桥悉数拆除,确保三层集装箱船直抵嘉兴港腹地;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全线擂响战鼓;东宗线、乍嘉苏线航道提升工程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杭平申线黄姑塘支线、海塘支线、乍浦塘闸桥等困扰海河联运多年的“最后一公里”梗阻被彻底打通,江河湖海在嘉兴实现真正的“血脉相连”。 从公路直拖到“通江达海” “海河联运”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以往,长三角地区企业大多采用公路直拖,把货物输送到海港。这些年,嘉兴积极推进“公转水”“散改集”,既能降碳,又能降本。得益于水运成本优势,海河联运也成为不少外贸企业的优先选择。 随着“三横三纵一通道”建设的推进,嘉兴这张不断延展的“海河联运”网络,不仅打破地域阻隔,更将港口功能向内陆纵深延伸。通过密集的内河班轮,货物可高效衔接嘉兴港乍浦港区的近洋航线,或经宁波舟山港、上海港通达全球,使“嘉兴制造”通江达海、链接全球。 “海河联运”重塑了嘉兴物流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激发嘉兴经济发展活力,如今,嘉兴港已开通44条“海河联运”航线,今年1-10月,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61万标箱,同比增长16.37%,增速居全省沿海港口第一。 今年6月,嘉兴印发了《贯彻落实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实施方案》, 今后,嘉兴将充分发挥前海后河区位优势、港口岸线资源优势、产业集群特色优势,以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为载体,精准实施现代化内河航运发展的关键举措,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展望未来,到2030年,嘉兴干线航道通达85%以上省级及以上产业平台,建成20个以上大型公共作业区,支撑服务一批内河临港物流园区,内河航运智慧化、绿色化水平迈向新高度,实现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高质量转变。到2035年,嘉兴全面建成“畅通高效、功能完善、绿色智慧、平安经济”的现代化内河航运示范标杆,“海河联运”总体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海河联运”将为嘉兴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未来可期。
嘉兴发展内河航运大有可为 郑州晚报编委、县区部主任杨莹: 我留意了一下,短短几分钟之内,一条普通航道就有五六条货船从河里通过,航道的繁忙程度可见一斑。我以前也采访过一些国内的知名海港,内河航运还是第一次接触,但嘉兴发达的内河航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知道,航运远比公铁的成本低,我相信,发展好内河航运,将有力推动嘉兴经济的快速发展。 “海河联运”的未来成果令人期待 茂名日报社小记者部主任李智红: 内河航道能通行1000吨载重的船舶,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也是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给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写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嘉兴在实施“海河联运”工程建设中还能保持河道的良好水质,以及航道周边优美的环境,未来,“海河联运”还能给嘉兴带来怎样的变化,令人期待。 写好水运文章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燕赵晚报时政新闻部主任李惺: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交通网络。嘉兴作为知名的江南水乡,在经济发展中,不但能做好“公铁空”联运,还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江南水乡河道密集的优势,打造便捷发达的航运交通,写好“公铁水空”联运的文章,这在全国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典范,写好水运文章,给嘉兴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原标题:“河海接力”链接全球!嘉兴“海河联运”助力经济发展开启新篇章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