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重庆西郊福寿园隆重举行了秋季公益节地生态免费安葬仪式。本次活动以“生命归于自然·爱意永驻千秋”为主题,采用花坛葬形式,为十八位逝者提供了全流程免费的公益安葬服务,以庄重而温馨的仪式,践行国家殡葬改革新要求,让“文明节俭、绿色生态”的殡葬新风在重庆璧山区落地生根。
在园区内的节地生态葬博爱园、璧和苑墓区,不见传统墓碑林立,唯有鲜花静静点缀,错落有致的生态葬区与集体追思景观显得格外宁静。仪式在数字礼厅拉开帷幕,环屏之上,一位位逝者的生前影像与音容笑貌缓缓呈现,家属们以一张张象征秋叶静美的枫叶思念卡片寄予哀思。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家属手捧全降解环保骨灰盒,缓缓走向花坛,将亲人骨灰轻轻安放,覆土后播撒花种与绿植,使生命最终融入自然。这一过程,既体现了“入土为安”的传统理念,又实现了“生态零负担”的现代追求。
西郊福寿园不仅为所有生态安葬的逝者设立了集体追思园区,镌刻姓名与寄语,更创新推出了“生命纪念树”与线上追思平台。家属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缅怀亲人,既满足了情感寄托的需求,也响应了修订草案中“规范祭扫行为,倡导文明、低碳、安全祭扫”的号召。 “曾担心生态葬不够庄重,没想到仪式如此温情,全程免费既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也为环保尽了一份心。”一位逝者家属感慨道。 作为承办方,重庆西郊福寿园负责人表示,殡葬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本次免费生态安葬活动是对国家政策的一次快速响应与实践。活动全额免除生态安葬、纪念设施等多项费用,严格遵循修订草案中“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保障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公平可及”的规定。同时,通过科学规划,推行不立碑、少占地的安葬模式,将单个墓位占地控制在政策最低标准内,切实节约了土地资源。 据了解,重庆市近年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已开辟生态节地葬式墓区139个,涵盖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多种形式。西郊福寿园的活动,正是重庆殡葬行业落实国家新规的生动缩影。此类公益实践不仅提供了普惠的惠民服务,更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正推动越来越多市民理解并选择生态安葬。 璧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施行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投入,落实惠民补贴政策,持续倡导文明节俭的治丧新风。此外,西郊福寿园也将继续面向社会征集节地生态安葬名额,并不定期为这些家庭免费举行数字追思仪式及纪念活动,通过创新的数字礼仪服务,满足家属情感需求,顺应时代发展,引领市民以更加文明、绿色、现代的方式寄托哀思,让生命的纪念焕发清新、美好之光。 记者 陈丹 摄影报道 编辑:蒋丽霞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