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祝绘涛:四面皆山 山水相依

2023-7-18 09:29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四面皆山 山水相依

文/祝绘涛


每一个夏天,四面山都要敞开怀抱,接纳那些被暑热追赶的人们。山上城里,两重天地。

一进入山中,清凉的空气泉水一样沁过来,有风,用花香调制过的风,清凉的,芬芳的,雀跃而来,给你一个恰到好处的拥抱,热情而不唐突。

目光所及之处,是重叠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植被是山的铠甲,座座青山围成了苍翠的城池。阳光的箭矢在这里成了强弩之末,暑热被拒之城外,山里,只容得下岁月静好。

如果说,四面山的形是山,那么它的魂则是水。山与水恰是一对恋人,相生相依,不离不弃。

我奇怪高山之上何来这么多水,岩壁上、石缝间,滴滴答答,渗透着水;沟渠内、小溪里,弯弯曲曲,流淌着水。这水,仿佛是大山掩饰不住的爱意,从它胸中喷涌而出,化作碧波荡漾的湖水、化作恍若白练的瀑布。

也许,每一次降雨,大山都做了深情的挽留;每一滴露珠,树叶都做了精心的收集,这水,千回百转,才化作了山间的绕指柔。

偏爱大洪湖那一汪绿水,泛舟湖面,不疾不徐,任凭清风在耳边喃喃私语,似乎在讲述四面山的前世今生。

苍山脚下,洪湖之上,一架朴素的小木桥静静伫立,桥上有三个大字——“红军桥!”听说当年红军长征经贵州习水后路过此地,走过这座小桥,为了纪念他们,村民们保留并修缮了这座桥。

我凝视着那座桥,当年,多少年轻的战士,他们步履匆匆,踏过这座小桥,如画美景,他们有没有心思看上一眼?清凉的湖水,他们有没有来得及掬一捧洗洗脸上的尘土?

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有力量;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眼神,坚毅而专注;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矫健而青春。年轻的战士们啊,他们像一阵风,匆匆经过了这座小木桥,也许,这一生,他们都再也没回来过。但是,人民记住了他们,历史记住了他们。他们也是一座山,也是一座城,把纷飞的炮火挡在了外面,把安宁和美丽留给了四面山。

四面山的水是柔情的,但它的山岩却是刚性的,岩壁呈现出一种鲜润的赭红色,灿若丹霞。在一个被称为“土地神岩”的地方,青山上横亘着大片赭红色的岩壁,仿佛是四面山袒露出的强壮、宽阔的胸膛,在阳光的映照下,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心。当你走在那岩壁的栈道上,俯身向下,深谷幽不可测。但你无需畏惧,因为你身后有着可以依靠的强壮的大山的胸膛。

四面山是刚柔相济的,他有着男子的阳刚,女子的灵秀,坦荡含蓄,兼而有之。

夜里,我宿在桃花岛上,客栈面临洪湖,背靠青山。从窗户望出去,是山的脊梁,遍生松树、杉树以及巨大的蕨类植物,阳光从天空倾泻而下,化作金色的雨瀑,奈何高大茂密的树木像天兵天将一样阻挡了它,瓦解了它,让它无法施展威力。有蝉在树林间鸣叫,不是我在城市中听见的那种绵长的夏蝉嘶鸣,四面山的蝉声格外响亮清越,铮铮做金属之声。

清晨与傍晚,我在湖边徜徉,淡淡的雾气缓缓升起,巍巍青山,幽幽湖水,相依相伴,仿佛就那样无言守护,直到天荒地老。山的刚强,水的妩媚,演绎成一道最和谐的风景。

湖边有树,是苍翠的柏树,战士一样伟岸;树下有花,是紫色的马尾鞭花,梦境一样迷离。树与花,仿佛就是为了照应山和水。

“五岳归来不看山,再看就到四面南山……你掀起千层面纱,含笑露红颜……”湖面,龙舟逶迤,首尾相接,悠扬的歌声传来,流水一般,萦绕不绝。

其实,四面山算不得高大险峻,无法和名山大川媲美,它刚强的外形下,深藏一颗柔软的灵魂,也许,这才是它的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

(作者系巴南区作协副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