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火锅占据了重庆人1/2的美食味蕾,那剩下的1/2中,铁板烧必有一席之地。 近日,重庆晚报·食探组接到报料称,渝北区紫康路上有家贵州铁板烧味道巴适,辣得魔性。好吃不好吃,试了才晓得。跟着白泡泡去店里一探究竟。 探店新知 贵州铁板烧本名“烙锅” 10月25日下午4点,阴雨绵绵,路上行人步履匆匆。紫康路这家名为“鸡会多多·贵阳铁板烧”的小店在悄无声息间亮起了橘色灯光,为这条有些冷清的小路带来些许温暖。 店前三棵高大的树与里屋之间形成了一个较为宽敞的室外露台,架起的投影仪上正放映着国外某文艺片,店内时不时传来“滋滋”的油烟声,那是烙锅翻炒糍粑辣椒发出的声音。 白泡泡在店里见到了创始人张冰洁,头戴冷帽,身穿黑色夹克,一口略带贵州口音的重庆话。张冰洁今年33岁,小名叫“冰冰”,来自贵州遵义,是一名仡(gē)佬(lǎo)族女孩。 今年1月起,冰冰陆续开起5家贵州菜小店,每家店都有其主打的特色。野山椒贵州菜小馆、勐虎贵州安顺夺夺粉火锅、酸果果贵州酸汤夺夺粉、贵阳铁板烧烤鸡,还有这家她口中的“重庆第一家贵州铁板烧”。 白泡泡了解到,所谓“贵州铁板烧”其实叫“烙锅”,烙锅是贵州的一种地方名小吃,始于清代,有300多年历史。 美食印象 贵州的辣,酸得百花齐放 烙锅味道怎么样?白泡泡在试吃时,可算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贵州风味的辣。工作人员先是把糍粑辣椒炒入锅内,再倒入豆腐、牛肉、土豆、虾等食物直至烙熟,搭配上糊辣椒与折耳根拌匀的蘸碟,吃起来酸辣开胃,汁水浓郁饱满。 据工作人员透露,有顾客来吃的时候,被“辣哭了”…… 冰冰介绍,贵州的酸有很多种种类,都是在不同的区域产生的。常见的有白酸、红酸、油酸、辣酸、菜酸、肉酸、鱼虾酸、臭酸,如果按民族分还可以分成苗族酸汤、水族酸汤、侗族酸汤、布依族酸汤、仡佬族酸汤。像平时吃的腌酸菜、酸粉、毛辣果拌米皮都是酸食的延伸。 “而在我们店,呈现的是接受度最广的红酸,也就是西红柿发酵的酸。”冰冰说,再加上贵州喜欢糍粑辣椒炒的烙锅小吃,主体食材都呈红色,所以店内的装修风格以红色为主,更显喜庆。 据悉,5个店,团队近60人,其中贵州人占6成,分为厨师、前厅等几个小组,在冰冰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稳扎稳打,共同经营着这些店。 创富故事 开过奶茶店卖过电脑 让更多人爱上贵州味 冰冰出生在贵州遵义,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在贵州7个不同城市生活。细算一下发现,重庆竟然是她第一个生活了7年之久的城市。 高中时冰冰就曾来重庆旅行,被山城人的热情耿直吸引,喜欢上了这里的房屋建筑,尤其爱上了这奔流不息的两江水。 大学期间冰冰开始创业,做过培训招生,开过奶茶店、酒吧,卖过电脑,当过销冠,这些丰富的经历使冰冰渐渐经济独立,有能力去各地旅行。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无论她走到哪座城市,条件落后或者发达,都能看到一家重庆小面。“对重庆的亲切与好感,可能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吧。” 毕业后,本科学医的冰冰在老家医院工作了一年后,跳槽到一家医疗外企工作,并在2017年定居重庆。“我了解贵州菜,喜欢贵州菜,并且想让更多人知道贵州菜并爱上贵州味道。”简单的一句话,便是冰冰选择在重庆做贵州美食的原因。 爱徒步爱旅行的冰冰,截至目前已背包走过30多个国家,2018年还开始尝试登雪山。“去年7月17日的时候,我成功登顶了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还获得了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证书。”为期20天的登山路,冰冰只花8天就登顶了,“明年我准备挑战8000米级的雪山。”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柏雨欣 蹇汶佑 实习生 侯微微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