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追星,悄悄使用父母存款,花费12.5万元购买明星卡片,能否要求卖方返还呢?近日,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经调解,被告当庭返还给原告购卡款。 案件回顾 偷用妈妈微信存款 买上百张明星卡片 小明今年11岁,小强今年14岁。两人都是某娱乐明星的粉丝。今年4月,两人在该明星网络粉丝应援会中相识,双方经常通过微信交流讨论明星周边物品。小强告诉小明,自己有收藏多年的该明星卡片,可以卖给小明,但是价格很贵。小明则表示自己是该明星的铁杆粉丝,不论卡片多贵,都要买。 直至今年7月,短短3个月内,小明悄悄使用妈妈的微信存款,共花费12.5万元,从小强处购买了上百张明星卡片。小明妈妈后来发现微信存款莫名减少,才知道小明追星买卡的事。 小明妈妈立即联系小强父母,要求返还购卡款,但小强的父母对孩子高价倒卖明星卡片的情况一无所知,追问下才得知小强已经将卖得的大部分钱款用于继续追星,小强的父母将剩余的3万元购卡款返还给了小明妈妈,便不再返还。 今年9月,小明妈妈代理小明向开州法院起诉,要求小强返还全部购卡款。 案件审理中,小强父母说:“我们愿意返还,但眼下没这么多钱,希望能宽限一段时间。小强知道这事儿做错了,现在心里负担特别重,已经休学在家。他常常想着怎样去打工,把这笔钱给补上。” “我们打官司,也是想让双方父母都吸取教训,让孩子能自己面对挫折,最终帮助他们成长。考虑小强现在休学的情况,我们愿意放弃部分,希望小强能尽快返校,只要再返还6.5万元就行。”小明妈妈说。 最终,在法官的释法明理下,双方互谅互让,小强父母当庭筹钱返还了6.5万元,小明撤回起诉。 法官释法 因两点买卖合同无效 卖方应返还购卡款 承办法官表示,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其民事法律行为才可能有效。本案中,买卖双方均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买卖合同无效,卖方应返还购卡款。 法官再次呼吁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文中主人公均为化名) 编辑:张亚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