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的诗行 全 力/潼南区实验幼儿园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舍先生也曾说: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对家乡土地有种特别的感情。我热爱土地,从小就见证过它生出万物神奇的魔力;我热爱劳动,打小就爱跟随父辈田间地头劳作,体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逸趣;我更爱一天劳作后,闲坐院坝静看暮色四起,看母亲在灶屋燃起的袅娜炊烟,看鸡鸭牛羊陆续归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切的一切都慢慢归于静谧的夜晚。后来,读书走远了,工作了,很少有机会和心心念念的土地打交道,但这些画面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心底,成了客居他乡日夜眷念的乡愁。 终于有机会了!我兴奋不已! 前些日子,我听闻城郊有块空地可以开荒种地,我立马兴致勃勃地邀约同事小尤一起去打探实情,果真如此!当天,我们说干就干,选好一块空地,用锄头刨出两个不太规则的方形,很快,两块地已初具形态,这也算是“宣示主权”吧!两块土地面积都不算大,大约一分地吧,因为是新开荒的地,挖起来自然要费力很多,还要边挖边捡除杂草乱石,土质也不算很好,属于半沙土性质,不过我们已经很知足了。歇气的间隙,我意犹未尽地打趣:“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嘿嘿,帮我挖土来!”小尤也会意地笑道:“我们似乎有点‘占山为王’的感觉吧!”我们都笑了,庆幸自己发现了块“藏宝地”,这种欣慰不亚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的喜悦。从此,我们一有时间就在“圈地”里继续“刨根问底”。 有了我们前期的经验铺垫,后来我又邀约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同事小胡、小刘一起来干“大事业”。从选地、开荒、买种子到后期锄草、施肥、抗旱、搭架子,忙碌了两月有余。我们都不专业,都是边做边摸索边总结,不懂的时候就在网上搜一搜跟着学、仿着干,劳动过程中大家互相探讨分享经验,信心十足,浑身充满了力量,眼里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地里种下的不是庄稼,而是一地黄金,大家累并快乐着!我们互相自嘲:“咱们干副业比主业还忙呢!” 最让我们意外惊喜的是,在离土地约三百米远的山沟,藏着一个天然“聚宝盆”--水坑。水坑虽不大,但浇几块地完全够用了,水满的时候,清澈见底,不溢不流,有点像童话里的魔镜。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总是满着,似乎永远藏着无穷的能量。泉水清冽,我们可以用来洗手洗脸,干旱时就用来浇灌菜园,我们都觉得沾了大自然的光,很爱惜这一汪清泉,我们的庄稼也都倚仗着这一汪清泉。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了积肥,我们在种菜群里踊跃发言讨论,集思广益。小刘说:“只要动动手 ,肥料肯定有。这不,我们可以从单位带些果皮、厨余菜叶来沤肥,既环保又废物利用呢!”“中!”我们集体附议!小尤道:“只要走一走,肥料就到处有!这不,涪江边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天天在吃草,我们去捡牛粪做肥料,还节约不少肥料钱呢,经济又实惠!”小胡当即调侃道:“古有捡狗屎娃,今有捡牛粪妇,这叫返璞归真!必须点赞!”“打住-打住!”我立马反驳道,“我有点小洁癖,我下不了手,我还是不参加捡牛粪的队伍了!”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大家都由衷地笑得合不拢嘴!后面大家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来了各种肥料,存储在菜地周边,一箱箱一桶桶,丰富多样。 种菜如绣花,是个费时费力的细致活。我每天下班第一时间骑上我的“小毛驴”--电动车,一股脑儿就往地里跑。看看我的菜苗长高了没,哪里还有逃过我法眼的野草没有锄,哪天该施肥了。今年恰遇持久的干旱天气,我心急如焚,真担心我的小苗儿经受不住烈日的熏烤,真害怕它们不够坚强哪天突然倒下了。我找来水桶从山下溪沟里艰难地提水上来给小苗们解渴,施些化肥给它们补充营养,把根部的老叶子、枯藤摘除掉,以减少营养和水分的流失,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乐此不疲!在我的悉心照料下下,我的小苗们都还顽强的活着,战胜了干旱,战胜了虫害,虽然不是那么特别茂盛健壮,但是,它们也都在尽力地开花结果,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回报我以丰厚的礼物。无数可爱的小果实从绿叶丛中探出胖乎乎、毛茸茸的小脑袋,呆萌萌地张望着,就像初生婴儿躺在妈妈的怀里那样恬静惬意、那样招人怜爱。每每见此情景,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惊喜和感动。 不过,我也愚蠢地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因为急于求成,我直接把肥料撒在了植株根部,以为这样可以让它们尽快吃到营养并快快长高。第二天,同事小胡去地里干活,发现我的苗苗们都枯黄了,赶紧电话告知我的苗苗被烧黄了。我听了惴惴不安,马上意识到昨天的错误行为,急匆匆赶往地里。看着那一棵棵泛黄的小苗,耷拉着脑袋奄奄一息,我心碎一地,赶紧进行“亡羊补牢”。我小心翼翼地一颗一颗把肥料从根部铲开,再重新埋上细土,最后再给它们浇些水缓解一下,忙碌了将近两小时,就这样才幸免了“全军覆没”。看着一地狼藉的惨状,我深刻认识到,我的一个错误行为要用多少额外付出才能挽回,生活亦是如此。经过我和小苗的共同努力,苗苗们终于顽强地挺过来了,少数几颗受伤严重的虽耷拉着脑袋,仍顽强地洋溢着绿色生机。 “丰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携肯作难!”终于,我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红的番茄、绿的丝瓜、紫的茄子……争奇斗艳,满目琳琅。看着那一颗颗饱满的蔬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喜悦。每一颗蔬果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与心血,它们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土地给予我们的珍贵馈赠。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鲜嫩蔬菜,也是身体的磨砺与畅悦,更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它让我在繁忙琐碎的生活中找到了一方属于自己的诗意田园。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