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红岩烽火·歌咏山河|汪渔:从零公里出发

2025-6-18 14:17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从零公里出发

文/汪渔

作为半道来渝的“移民”,我对重庆南岸区的海棠溪一带并不陌生。不必说桨声灯影里的岸上火锅或江边烧烤,不必说电影中小北为陈念系上小雏菊的沧桑筒子楼,不必说连接南岸与渝中半岛的长江索道在岁月中晃晃悠悠穿过,也不必说立德乐洋行旧址的斑驳老墙风中述说着百年前的开埠往事。单是薛涛那首扑朔迷离的《海棠溪》,就足以让人在此流连寻踪半日。“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竟将红缬染轻纱。”花开微雨,江雾仙霞,海棠溪曾是这位怀春少女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落日楼头,断鸿声里,都是她眼中爱情的模样。

然而,真正认识海棠溪,却是从“四公里”“五公里”开始。

小丫头初到重庆求学,想她孤单无依,人海茫茫,在这座千万人口汇集的城市,我不去看她,恐无第二个人看她。于是问她学校地址。

“五公里。”

电话里我多时没有回应,她料定我没反应过来。

“过了四公里,就是五公里。不要到七公里,那是另外一所学校。”

我向来知道重庆的地名,一碗水三溪口千厮门万寿路,从一到万数字齐全,但叫四公里五公里始料未及。

按她的指引,上了轨道交通列车。

轨道上的站点图,依次标示着: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七公里八公里九公里。

“好偷懒的命名。”

见我慨叹,小丫头另有见解:“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朴素的烹饪方式。不少大咖的小名都叫铁牛狗蛋嘞!”

2024年,工作变动,单位驻地就在南岸区。一次学术交流会上,见到了《山城棒棒军》编剧王逸虹、《填四川》作者王雨和资深媒体人许大立。

我请教了他们困惑于心的话题。

“四到九公里都有,一公里二公里三公里在哪呢?”

“你应该从零公里问起。”

他们指了指门外的海棠溪。

在迷惑不解与惊疑不安中,我翻开了被时光折叠又折叠了的零公里到九公里的故事。

那是一段血肉与硝烟铸成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决定修建川黔公路(今重庆-贵阳)。经过4个月夜以继日地赶修,川黔公路通车。不久,滇缅公路建成。这,打通了重庆-贵阳-昆明-缅甸之间的联结,通过缅甸仰腊铁路,还可经仰光通往印度洋。全面抗战爆发,中国沿海港口沦陷,加之日军进占越南,切断滇越铁路。由此,这条公路成为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战略指挥中心重庆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如汽油、枪弹、轮胎、汽车、面粉、医疗器械及药品等从海外运往重庆,同时,偿还英美的钨、铜、锡及桐油等物资也由这条公路输出。

川黔公路工程艰巨、工期紧迫、牺牲惨重。征调民工、石工13万人,死亡民工1000余人,伤者数万。重庆图书馆收藏的《川黔公路成功》报道中记载:“工人晴天无草履,雨天无蓑衣斗笠,寝处无稻草,晴受蒸晒,雨受泥泞,晚睡则多人堆叠,与乞丐无异……购买小麦蚕豆磨成粗面蒸熟充饥,亦无小菜盐巴,食时互相默视,有如难民穷蹙于异乡……”

一寸山河一寸血。以长江运输码头海棠溪为起点,民工以血肉之躯推进着抗战生命线的里程,推进到几公里,便以几公里命名。每一寸血肉,每一段里程,支撑起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抗战必胜。

战争,给重庆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也深深唤醒了重庆人巴蔓子般“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的血脉觉醒。《重庆防空志》记载:日机曾对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多的战略轰炸,“重庆大轰炸”致死致伤24000余人、焚毁房屋37182间。此间,“川军”中的96万重庆男儿,前仆后继,参加了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数万人为保家卫国慷慨赴死。他们以生命书写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如今的零公里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从重庆出发,水路早已实现江海联运,可以通达任何有水的地方;陆路上的中新欧班列可以到达200多个国家;空中出行,重庆江北机场已开通国际国内300多条航线……从长江嘉陵江汇流的滔滔气势里,从波翻浪涌的时代潮流中,我们依然能够读出一方水土一个民族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神韵。那便是2024年年末,重庆首次发布的“城市精神”:坚韧、忠勇、开放、争先。

今年6月5日,天刚亮,我就从并没有标识的零公里出发,向着标识清晰的九公里走去。6月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当年日军轰炸造成“六·五”大隧道惨案。为悼念死难同胞,警醒勿忘历史,6月5日,重庆全市都会拉响防空警报。在当日的徒步暴走之中,在长长的警报声中,我完成了一次洗礼。

沿途我遇到多株青筋暴露的黄葛树。当我把手搭在它们的裸露根须上时,它向我传递了昂扬旺盛的生命力,我感受到了划破时空的剑气奔涌而来……

(作者供职于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