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让游客到乡村去

2023-2-7 15:40 |来源: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今年春节长假,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收入3758.43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73.1%。重庆春节假期重点监测120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到417.5万人次,同比增长37.9%;全市过夜游客接待人数同比增长38.4%,恢复到2019年的90.2%,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业界普遍认为,春节旅游市场火爆只是开始,今年文旅行业将“稳开高走,加速回暖”,五一假期或将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然而,“人从众”虽然回来了,重庆旅游市场结构不均衡、“都市独大、区县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构筑现代旅游产业,重庆必须破解旅游“城乡差异”,积极盘活乡村资源,建起有梯度、分层级、均衡优质的城乡旅游体系,着力吸引游客“下乡”,提升文旅市场“含金量”。

▲春节期间,洪崖洞景区华灯璀璨,人气爆棚。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今年春节,重庆中心城区都市游仍是游客首选。南滨路、洪崖洞分别接待游客167万人次、 93.6万人次……而同一时段,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接待游客14.2万人,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接待游客9.5万人次,大足石刻接待游客8.9万人次,差距不可谓不大。

需要承认,“都市游”是重庆旅游的王牌,是做大做强文旅市场的最大优势。因山水环绕、夜景绚烂,拥有洪崖洞、磁器口古镇、歌乐山烈士陵园等众多优质景点,近年来重庆都市游热度居高不下,被誉为魔幻8D城市,成为诸多海内外游客的必到打卡地。

相对而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比较分散,产品独创性低,交通便利度、住宿舒适度、景区服务等体验偏低,导致这一块市场始终不温不火,大多以区县本地人休闲、居民探亲访友等为主力。

但对于正加快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庆而言,仅仅依靠“都市游”远远不够。当前,重庆“都市游”大多处于“短、频、快”的打卡式旅行,体验创景和消费形态缺乏创新,旅游品质有待提档升级。此外,随着游客大量在中心城区聚集,洪崖洞、千厮门、南滨路等区域吃、住、行、游压力极大,严重影响了旅游消费体验。

下一步,重庆应当以中心城区为客源集散地,将走马观花的“都市休闲游”向“区县深度游”进一步拓展,扩大全市过夜游客数量,实现旅游市场含金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才能促进重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春节期间,游客在大足石刻游览。瞿波 摄/视觉重庆


区县想实现旅游业态从探亲游到购物游、文体游的升级,要积极盘活乡村旅游资源,不断升级旅游产品,其中增强 “竞争力”和“吸附力”尤为关键。

具体而言,要实现几个转变:

——从风景到场景。需要看到,“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代旅游者在行程中更加看重文化内涵和场景体验,旅游目的地的价值重点正在从风景转向场景。

疫情过后,人们购买的帐篷、冲锋衣、烧烤架、野餐垫、滑雪板、天文望远镜等装具不会闲置,会继续寻找新玩法。乡村要想法设法接住游客的新需求、新体验,从露营经济、近郊度假、社群旅游、旅游+轻体育、时尚餐饮、艺术酒店等方面为旅游打造更多旅行场景,用优质的供给创造全新的需求。

——从单一到多元。近年来,从错峰旅游到“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再到囤旅游特价产品,新时代旅游者更追求性价比、个性化和品质体验。也就是说,游客更加会算账,“区县游”如果没有丰富的产品矩阵,游客很难为某个单一的景区而买单。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重庆部分区县不缺旅游亮点,但文旅市场多年未有突破。比如武隆仙女山、丰都鬼文化、酉阳桃花源、铜梁龙等,这些旅游IP的开发都较为单一,大多是“一拖N”的叠加组合,旅游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尚未形成“多强联手”的矩阵效应。相关区县应把精品旅游资源与避暑消夏、休闲旅游、运动康养、亲子研学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凸显传统民俗、非遗文化和时尚休闲、娱乐运动的混搭气息,让“一年四季皆可玩儿、一天到晚玩不够”的多元消费体系,支撑起乡村旅游全方位转型。

——从资源到资本。乡村旅游要通过科技、市场、管理和产品创新,盘活生态、房屋、人才、农业等资源,让更多优质产品进入旅游市场,把“乡村资源”变成“旅游资本”,进而推动产业整体提档升级。

一方面,依托政府投资和财政投入,补齐交通、环保、休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另一方面,综合运用政策、金融、税费等杠杆,撬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资本良性循环发展,让乡村旅游市场真正“叫得响、玩得爽、挣得多”。


原标题:让游客到乡村去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