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新时代新征程重庆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步新介绍,今年重庆民政工作将实施川渝合作、精准保障、治理强基、幸福颐养、渝童守护、地名乡愁、善满山城、逝有所安“八大行动”,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改革创新增效、平安民政建设、法治民政建设、民政能力提升“五大工程”,推动全市民政事业在整体进入全国前列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是实施川渝合作行动。将紧扣“打造区域民政协作的高水平样板”,持续深化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婚姻登记预约、结婚登记、离婚登记等7项“川渝通办”事项,提高通办事项办件量;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信息核查、未成年人保护、行政区划和地名界线管理、基层社会治理、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管理、残疾人福利等各领域合作。 二是实施精准保障行动。将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条件认定办法,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核确认办法,深化拓展“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扩围增效;制定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实施意见,实施“福康工程”项目,开展“精康融合”三年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确保特殊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和福利政策及时精准落实。 三是实施治理强基行动。将实施城乡社区“头雁工程”、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千百工程”、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阳光工程”,推进村级组织减负增效、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行动,打造10个市级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示范点;持续实施《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和“邻里守望”关爱行动,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深化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到2023年底实现社会工作指导中心、社会工作站全覆盖,每个村(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培育发展示范性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志愿者注册实名认证。持续实施“家庭和谐计划”,深入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培育婚姻领域文明新风。 四是实施幸福颐养行动。将紧扣“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加快制定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目录清单,完善普惠性养老服务和政策体系;持续推广城市“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管理运营、农村“四有五助”互助养老模式,切实补齐优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10000户;推进乡镇敬老院达标创建工程,二星级以上乡镇敬老院占比提高至40%。 五是实施渝童守护行动。将紧扣“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健全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开展精细服务、精准管理提升年行动,推进8家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工作;出台个案会商、督查督办、监护帮扶等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五社联动”助力基层未保工作试点。 六是实施地名乡愁行动。紧扣“地名中有文化、有历史,要注重文化传承”,建立健全地名管理服务机制,制定出台《标准地名使用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综合评估制度》等配套制度;加大地名文化资源保护,丰富区划地名历史文化馆陈展,制定《市级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评定标准》;开展乡村地名“点亮美丽家园”活动,加强乡村地名标志设置管理,推动乡村地名信息上图。 七是实施善满山城行动。紧扣“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建立完善慈善事业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细化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枢纽型慈善组织,鼓励支持企业设立企业基金会,支持建立社区慈善基金,探索发展慈善信托,每个区县新增慈善组织原则上不少于1个;强化福利彩票公益属性,加强发行销售规范管理,力争实现销量40亿元。 八是实施逝有所安行动。紧扣“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殡葬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编制完善城乡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启动2个区县(自治县)火化殡仪馆、5个城市公益性安葬(放)设施、50个农村示范安葬(放)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活人墓”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深入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开展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和节地生态安葬试点。 原标题:川渝合作、精准保障……今年重庆民政工作这样干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