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走进区域看发展】选择重庆 扎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年轻人讲述西部“吸引力”

2023-2-21 15: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数据显示,重庆位列2022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20位,成渝和长江中游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较为稳定。其中,重庆为成都人才流入的第一来源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落地,助力经济圈内城市人才流动、互通有无。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企业选择落户重庆,一系列产业政策叠加优势突出,各大产业园招引培育的一大批重点企业峥嵘初显,潮涌的数字经济正在激发出重庆新活力。 

近几日,中国经济网走访重庆多个产业园,深入了解他们眼中的重庆,与企业、年轻人同话选择重庆,扎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西部深深吸引的原因和背后故事。

重庆趣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唐瑞琮。 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唐瑞琮:我们总部设在杭州,之选择落户西部,扎根在重庆,第一是重庆对区块链的认知比较高,我们来重庆之前发现这里已经有比较多的区块链企业,同时也有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园;第二,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大,我们在沿海地区发展多年,那边较饱和较先进,但西部地区空间还很大;第三,重庆跟整个西南其他城市相比,吸引力比较大,包括在人才研究机构、企业未来发展的扶持上都会有比较吸引人的政策。例如重庆现在在建一些产业的引导基金,对于独角兽企业未来上市有很大帮助。 

扎根重庆后,我们发展方向以重庆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例如,我们最早做的是重庆本地的公积金数据共享,打通了重庆11家商业银行,包括4大行,使得数据在这几家银行以及个人和公积金中心之间能够互联互通。现在做的是成渝两地的数据共享,打通后重庆和四川的居民公积金就能联动使用了。同时也把周边城市的应用场景带动起来,产生更高的价值。

华工智研院副院长张新力。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张新力:我们研究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在沿海很多先进成果,希望在重庆能够快速的推广应用。川渝地区制造业比较发达,但在转型升级、智能化数字化方面与沿海客观来说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学校在工业软件、先进制造,高端智能装备等,赋能重庆川渝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重庆诚智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诚智鹏。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我们目前服务全国大概300多家企业,其中200多家军工单位,100多家非军工单位金融,包括华为、上海电气等。之所以选择来到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第一是人才引进,因为他现在这边给人很多优惠条件,包括税收、子女就学等,这是我最关注的点,可以引进一些高端人才;第二,对企业也有很好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三,园区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做很多工作,包括筹集资金,推荐国家级、市级获奖评比等,正是我们“专精特新”企业所需要的。  

重庆众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李立: 我们公司最早是在渝北区成立,随着渝中区的招商引资,然后一些技术上的认可,所以就将总部“安家”在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产业园。非常感谢政府、产业园领导对我们公司的大力扶持,包括从租金等方面都给了很好的优惠政策。目前,我们给重庆、四川省气象局做数据处理这方面的智能服务,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做出自己公司的小小贡献。 

重庆网润集团董事长马卫。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马卫:我们现在服务上下游的企业有26220多万家企业,不断辐射周边带动项目应用场景的落地。我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很高期望,重庆、成都这两个城市非常近,特别是中线铁路开通以后,未来大概只需要50分钟,提速以后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到达。这两个城市都是超大型城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战略布局,我们在大足桥头堡去设立基地,也是来连接成渝经济的桥头堡,促进我们川渝的合作。所以说就更加加速了我们未来的经济数字产业这块的一个发展。

重庆网润集团智慧业务部高级咨询经理罗俊勇: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罗俊勇:我是广西人,选择来重庆来成渝地区发展,一部分是家庭原因,我妈妈是重庆人;第二个原因其实像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西南地区发展很快,机会也越来越多。我是学软件工程,重庆从创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后,对我们的外地的这些人员的吸引力非常大。基于这两点我选择扎根重庆,我是2014年来到重庆的,经过这些年我觉没有选错,我学到的东西能在这些领域充分发挥,比如智慧产业,比如说经历了几个产业,在政务、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都能看到重庆迅速发展的未来前景。 

重庆网润集团智慧业务总监谈波。 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谈波: 我是2018年从武汉回到重庆的,当时在武汉工作了11年,回到重庆主要是因为它直辖市,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给了重庆很多机会。我从事的是信息化技术,重庆市政府关于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指导意见出来后,可以看到很大的商机和市场,对于从业者是很好的机会。此外,重庆在工业互联网这个领域未来非常有前景,正在从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无缘互联网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应该有非常多的机会,未来我们公司包括我都会参与到这样一个大的浪潮中。 


原标题:【走进区域看发展】选择重庆 扎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年轻人讲述西部“吸引力”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