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从“0”到“500公里+”,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给数百万市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便利。一路走来,重庆市民、外地游客、轨道交通工作人员都是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见证者。 重庆晚报联合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启动了“我们一起走过”故事征集活动。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与重庆轨道交通“一起走过”的动人故事吧。
今年32岁的刘路鑫,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司机,其妻子魏艳不仅和他同为轨道电动列车司机,还在同一条线路同一个班组。今年,是他们结婚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这对列车司机夫妻在对乘客迎来送往的过程中,见证了轨道交通的改变。
刘路鑫和魏艳因列车结缘
见证者档案 姓名:刘路鑫、魏艳 年龄:32岁 身份: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司机 在2号线上遇到的爱情 “我刚上班那年,重庆才开通第二条轨道交通线路。现在,重庆轨道交通由线到网,发展太快了。”2011年,刘路鑫大学一毕业便进入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 和刘路鑫同岁的魏艳,比他晚一年进入轨道集团。因为两人同在2号线,又都是四川人,有不少共同话题,两人逐渐熟悉起来。 2013年,二人正式结为夫妻。 虽然在同一条线路同一个班组工作,但他们把生活和工作分得很清。上班的时候,两人少有机会碰面,即使运气好见面了,两人也就微笑示意,再接着做自己的事情。 “别看我们是一起上下班,但我们各自开各自的列车,只能在开完车休息或是中午吃饭时碰上。不过,这得看运气,碰上的几率非常小。”魏艳说,对于他们来说,能够经常一起上下班,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刘路鑫则说:“作为轨道交通一线的员工,是没有节假日的。不过,夫妻同行的好处就是节假日啥也不用问,啥也不用说,都懂。” 安全运营四十万公里 电动列车司机的使命是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工作已经十余年的刘路鑫魏艳夫妻,如今都称得上是业务精干的“老司机”。 刘路鑫和魏艳互相敬礼交接列车 轨道交通电动列车司机采用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按图行车、服从安排、听从指令”。工作中,夫妻俩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开好每列车。 列车运行中经过信号机、道岔等,开关车门、屏蔽门,确认空隙安全均需要执行“手指口呼”,因此人们在乘坐轨道交通时常常能够看见司机们在“指指点点”。“手指口呼”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司机开着列车在线上跑一个来回就得重复上百次“口令”,必须要集中精力。 “不同于汽车,我们每次进站对标都得用心控制在停放范围内,短短的正负25厘米是对我们的考验,必须一次性停放到位,乘客上下完毕后我们需要对缝隙有最直观最精确的判断,确保无任何夹人夹物的情况才能动车,我们一直是前行者,没有后退的选择。”刘路鑫说,每当看到一班班列车将乘客平安送达后,他和妻子内心满是幸福,满是自豪感。下班后,二人还会将当天的工作进行交流复盘,遇到问题相互给建议,互相鼓励。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如今,刘路鑫和魏艳安全运营里程合起来超过四十万公里,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受访者供图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