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澳小澳,电扶梯在哪里?”3月2日上午,由四号线公司运营的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铁山坪站,一台机器人正为过往乘客带路。据悉,这是重庆轨道交通首个“上岗”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名叫“小澳”。 “小澳”身高约1.5米,身着白色“长裙”,圆头圆脸,手上拿着电子屏幕,有点可爱。 【小澳】 性别:女 身高:约1.5米 外形:圆头圆脸,穿白色“长裙”,有点可爱 特长:语音带路,语音讲解 荣誉:铁山坪站服务“明星”,重庆轨道交通首个“上岗”的智能服务机器人 小澳(图右) 记者注意到,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它的名字——小澳,并提示“想和我说话就说。” 记者走到它面前,试了试—— “小澳,小澳。” “在。” “去电扶梯。” “准备去电扶梯。” 随即,“小澳”转动身体,带领记者向电扶梯的方向走去。它一边走,一边和记者聊天,“我们机器人从来不吃饭,每天充电两小时,精致一辈子”。 途中,遇到障碍物,“小澳”迅速感应并绕过。到达电扶梯口后,它便靠边停下来,让出路,方便乘客登上电扶梯。 记者看到,“小澳”只在铁山坪站站厅付费区域活动,目前它能够根据乘客语音提出的诉求,带领乘客前往出站闸机、电扶梯、手扶梯、票务机等地点。 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系统运维部工作人员刘涛介绍,“小澳”除了具备语音带领功能,还具备语音讲解功能,可给乘客讲解站内的设备使用、安全知识等。“只要通过语音呼叫‘小澳’,就能唤醒它。如果不想使用语音,也能通过触摸屏幕的方式使用以上功能。” “目前,小澳的功能还在不断完善中。”刘涛说,未来,它的功能将更加细化,比如乘客要到附近的某个景点或标志性建筑,“小澳”就能将乘客带到出入口,还会介绍景点、建筑情况。另外,未来根据实际情况,还会给它“上新”失物招领、查询等服务功能。 铁山坪站的智能化,不仅体现在机器人上,它还有两个智能客服中心,语音咨询、票卡查询、票卡处理、线路查询等一机搞定;两台毫米波检测仪,乘客随身携带小物件无需停留,可直接通行;“人脸识别”闸机,未来乘客可通过刷脸进站乘车,目前该系统正在调试;智能运维系统,采用BIM技术与设备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维修人员在线可视化巡检。 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印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交通跑出了加速度。 重庆轨道交通作为重庆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智慧。重庆轨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峙在重庆轨道交通“跨越500公里”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以智慧化和绿色化为轨道交通赋能。” 未来,我们将在重庆轨道交通上,感受到更多智能化。 多知道点>>> 重庆轨道交通里的“黑科技” 1.能“触摸”的车窗 9号线的智慧列车上,车窗自带触屏,点击智能触摸屏,可查看附近景点和美食。 2.懂“算数”的车厢 10号线新增乘客计数系统,通过安装在车门和车厢之间的传感器,检测并统计上下车客流人数及车厢间的人员流动情况,并在动态地图上显示车厢的拥挤度。 3.不下车也能实现换乘 2021年,重庆实现全国首例轨道交通三线互联互通。比如,从4号线唐家沱站上车,中途无需下车换乘,便能经过环线,一车直达5号线跳磴站,全程可节约出行时间33分钟。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