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重庆市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在渝中区希尔顿酒店举行,此次大会通报了该协会筹备工作情况,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了协会领导人选。 重庆晚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渝中区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4项,蜀绣、刘氏刺熨疗法、赵氏雷火灸、燕青门正骨疗法等4项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7名,康宁、黄敏、刘光瑞等3名专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典范。 渝中区政府副区长高琳在会上致辞时提到,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决策部署,坚持扎实抓好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打造了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创建了5个市级传承教育基地、6个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 ▲现场非遗展示 另外,高琳在会上提到,今年,渝中区将大力开展非遗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承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引领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柏雨欣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供图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