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江北三洞桥 谁更解风情

2023-3-13 16:02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重庆是有名的桥都,大大小小的桥万余座,其中还有不少古桥。听说,江北区三洞桥就有百年多历史,现在是什么模样?跟着晚报记者一起看看吧。

3月9日,从9号线江北城站2号出入口出站,打车,和司机说去三洞桥。司机一脚油门踩下,把记者带到了他心中的三洞桥。

A 三洞桥(茅溪偃月桥)

导航:茅溪偃月桥(位于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东北端)

特色:古桥静美,近可看大江东去,远可眺望大佛寺长江大桥和更远处的朝天门长江大桥,三桥同框取景很美,带鱼眼镜头的“专业选手”,据说还能拍到四桥同框。

茅溪偃月桥是—座石结构三孔拱桥。据《重庆市江北区文物集》记载,偃月桥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全长172米,宽8.1米,高约20米,三孔,单孔跨径12米,每孔由60道横石组成拱圈(桥跨结构的主要承载部分)。

偃月桥初成,东桥头立有两根石柱,左柱镌“万里长征,此为古道”,右柱镌“大江东去,不择溪流”。

据当地人说,以前没长草的时候,可在中孔的顶上看到“大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仲夏日吉旦,存心堂捐建”的字样。《江北厅志》载:“江北所辖之地,尽属山乡,偶逢霪雨弥旬,山水泛涨,则一溪一涧,举步维艰,不有桥梁,其何以济?念及此,则除道成梁不可不极极也。”便是当时“存心堂”号召大家建桥的文字记录。

据说,偃月桥两边最初设置石护栏,除了保障当地居民出入安全,有送紧急公文的,肩荷物担的,昼夜兼程也不用担心发生坠桥之事。这桥,曾是往昔沿长江进入重庆古城的商旅大道。

茅溪,是根据当地的地理实体而得名。据悉,此地原为季节性溪沟,溪沟两旁茅草丛生,人们在此建房居住,形成居民点,故称茅溪。偃月之名,一说名字的来源是来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有新月偃仰,余之不嗟”,一说是形如关公的青龙偃月刀而得名。总之,茅溪偃月桥真是个好名字。不过,因为古桥有三孔,当地人更习惯称“三洞桥”。

当地居民给记者指路,说本来有几条小路可以下去,他们都曾下去过,如今因附近施工都被挡住了。

据附近的施工牌告示,此工程由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修建北滨路东延伸段(一期)道路工程,于三月一日开始封闭施工,工期为800天。修建完成后将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B 三洞桥(拱北桥)

导航:三洞桥风情街

特色:亲友聚会,吹江风,看江景的热门打卡地。风和日丽美,华灯初上的夜色更美。

据江北文旅委提供的官方资料显示,三洞桥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原名拱北桥。拱北桥位于原江北城文星门下,取“众星环绕拱卫北辰”之意。因拱北桥也是一座三孔桥,后来,当地居民觉得三洞桥顺口,这个名字流行后,拱北桥反倒不为人知了,都习惯称它为三洞桥。

据悉,重庆开埠后,三洞桥附近商户云集,这里也曾是重庆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解放后,三洞桥又在当地形成了集市。上世纪60年代,三洞桥的桥头有几间吊脚楼,卖油盐酱醋之类的日用品。

当年的三洞桥还在吗?在哪儿呢?记者问了街上的游客、服务员、安保人员,有的说不知道,有的则指着前面,反问前面的“三孔桥”是不是三洞桥,有的则指向街后……问了一圈,才从当地年老居民的口中问到一些故事。

钟建德,69岁,他从小到大就生活在三洞桥桥头的山坡上,他说,他的记忆中,三洞桥有大腿高的石栏杆,一年涨水的时候,若没有淹过石栏,还可以走过去。“远看觉得坡不高,但下山买菜非常不容易,从屋头走下三洞桥买东西来回要40分钟。上世纪80年代左右,有自来水,没有煤炭,也没有什么棒棒,住山上的人都自己下山买煤炭,需要经过三洞桥。桥上也不通车,买煤炭就担上去,买菜就背上去。那时的三洞桥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有国营的肉店、餐馆、菜店、百货公司……如今年轻人晓得三洞桥的人很少,但是住附近的老人都关注着三洞桥的状况。我儿子就出生在三洞桥这边的,所以我们对此地都很有感情。”

有的老居民说,有人时不时还回去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纪念。

现在,三洞桥原址附近的三洞桥风情街修得很好,可以和朋友约起到江边耍,或者锻炼身体。

据江北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洞桥风情街观景位置绝佳,高踞长江之滨,鸟瞰长江,俯视两江交汇,远眺朝天门大桥,遥望南滨路,既承载老重庆记忆,又展现新重庆封面,是彰显巴渝传统风格、体现巴渝民居风味的长嘉汇大景区景观窗口和滨江休闲商业核心高地。

★推荐打卡★

打卡①

围炉煮茶会友

三洞桥风情街的路很立体,有的是步道,有的是小路,植被相对比较多,有的嬢嬢还在摘野生的荠菜,说回家包饺子。到了街上,很是热闹,多是三五成群的亲友聚会,转了一圈都没找到外面的空桌子。因在长江之滨,大部分来的人都喜欢坐外面的桌子,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喝茶,一边晒太阳。很多店家都提供围炉煮茶的服务。

打卡②

散步玩沙骑单车

风情街街区内有一丹画院(工作室及画廊)、小酒馆结合的书吧及三洞桥自助图书馆可供游客参观和驻足阅读。往江边走,中间有一个彩道,可以骑自行车、跑步锻炼身体。再往下走。那里有沙滩,带着小朋友来玩也是不错的选择。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杨雪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