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了解到,该集团正迈着“绿智融合”的步伐,推动4、5、9、10、环线互联互通,打造绿智示范线,为城市经济实力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实现贡献“轨道力量”。 推动4、5、9、10、环线互联互通 乘坐轨道交通,从5号线大渡口跳磴到4号线江北唐家沱需要多长时间?乘客需要经过2次换乘、候车,90多分钟才能到达。2021年底,这个答案变成了59分钟,零换乘、一车直达。这都要归功于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以下简称CBTC项目)。 该项目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让列车在不停车和不改变驾驶模式的情况下,通过联络线,从一条线路直接开到其他线路上去。换句话说,以前的“人换乘”变为了现今的“车换线”。 2020年国家示范工程——CBTC项目在重庆地铁环线、4号线的成功应用,实现全球首例基于统一标准体系的轨道交通网络化跨线运营;2021年的环线、4号线、5号线三线互联互通。在近日发布的《重庆轨道集团绿色城轨发展实施方案》中,环线、4号线、5号线、9号线、10号线的五线互联互通更是跃然纸上。 24号线将建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 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的轨道交通线路、首条采用云化物联网融合平台的轨道交通线路,这些头衔将被重庆轨道交通“绿智融合”关键技术示范项目——24号线夺得。 正在建设的24号线融生态、绿色、智慧于一体,将搭建重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综合平台、城轨快线全生命周期数字建管平台,建立生态智慧运维服核心系统,集成应用智慧列控系统、永磁牵引系统技术、智慧客服、智慧运维等一系列技术,在能耗管控、出行体验、行车调度、运维管理等方面形成重庆轨道交通绿色智慧发展品牌。 空调与照明系统将进行一系列改造 列车刹车减速时产生的再生能量,通过混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转换为电能,供给车站内的信号、电扶梯、通风、照明、空调等正在运行的系统设备使用。这便是重庆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它在降低能耗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推进“绿智融合”,少不了诸如此类的节能降耗先进技术。 据了解,针对“耗能大户”——空调与照明系统,轨道集团也将进行一系列改造:推动既有列车定频空调改变频,实现车载空调根据客室实际变化负荷,动态调整能力输出,在节能降耗的同时,改善客室乘车环境;推广占用面积小、系统简洁、集成化程度高的新一代直膨式磁悬浮蒸发冷空调系统,降低空调的系统运行能耗;将传统的交流照明配电方式优化为直流配电,集成智能照明功能,实现照明分区设计、智慧控制……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编辑:张亚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