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当日上午,新桥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医学心理科和疼痛康复医学科联合组织了帕金森病主题义诊活动,向大众科普帕金森病规范治疗的相关知识。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以上群体发病率达到1.7%,全球患者数量已超过500万人,并且其中的300多万人在中国,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将增至500万人左右。 专家提醒,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因疾病影响会逐渐受到限制,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照顾,从生理到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照护与陪伴,帕金森病患者也不用因为帕金森而害“帕”。 贺英(医学心理科主任): 帕金森患者心理负担非常重,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帕金森病的表观性非常明显,无论手抖、表情僵硬,还是行动迟缓等症状,一到中后期就特别明显。所以,帕金森病患者有很强的“病耻感”;其二,疾病进展到中晚期,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下降,这也会给患者带来一些“焦虑”。 对于帕金森患者,首先,要尽全力帮助其改善运动症状,让他们行动如常人;然后要特别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医生会对患者的“病耻感”进行评估,并相应的配合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此外,医生还会同时为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指导,让他们更好地帮助患者。 通讯员 曾理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