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凌晨3点41分,一架载着10吨奉节脐橙的国泰航空B747货运航班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飞往新加坡。这是奉节脐橙首次打“飞的”出口,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不超过24小时,极大的保证了脐橙新鲜度和口感。这是奉节脐橙在水陆联运的基础上,首次通过空运的方式出口。 接下来,奉节还将陆续把100余吨鲜橙通过空运,出口到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众多RCEP协议成员国家,向国际友人送去甜蜜问候。这是借助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中新(重庆)农业合作计划,启动的奉节脐橙空运出口项目,也是为探索区域特色农产品迈向国际市场,找寻一条可复制可推广模式的有效尝试。 打“飞的”出口是第一次,但奉节脐橙并不是第一次“出国”,自去年11月以来,1000余吨奉节脐橙已经通过公海联运,出口到越南、新加坡等RCEP成员国。今年,奉节还将依托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的方式,计划全年出口脐橙5000吨,预计出口额达8000万元以上。立下这样的目标,信心来自于中新(重庆)农业合作项目带来的物流时效提速和销售渠道的开拓。 尝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农业合作计划甜头的重庆特色农产品,奉节脐橙不是第一个。早在2019年,重庆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就和重庆海关一起,找到了忠县,希望以忠橙试点,探索一条农产品出口的新路径。2019和2020年进行了两次出口尝试后,在种植、采摘、包装、运输、存放各环节进行针对性优化,并由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在市场方面加大了对接力度。2022年4月,忠县3000吨忠橙出口至东盟,这在当时是重庆最大规模的生鲜水果出口“大单”。 有了这样的成功经验,2022年7月,近300吨巫山脆李通过陆空联运的方式,首次实现了出口到新加坡;12月,一批长寿柚以公海联运的方式出口至新加坡,这也是长寿柚首次走出国门。 在重庆与新加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重庆特色农产品成功走出国门,并进入新加坡市场,也为重庆农产品出口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销售渠道 通过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样的开放平台,对接海外市场与销售渠道; 选品生产 区县选择优质产品,并以龙头企业统筹生产、分拣等前期环节; 资质认定 海关、商务委等部门负责出口资质认定和前期生产监测; 物流环节 手续认定、物流选择等中间环节,则交由专业的货代、外贸公司负责。 4+N 中新(重庆)农业合作计划,只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4+N”领域中的N之一。 2015年11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建设中新(重庆) 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框架协议》,标志着项目正式启动,旨在提升中国西部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图源: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 4大领域硕果累累 2022年6月17日,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的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正式启动运营,作为集物流、贸易、加工、金融、信息等为一体的国际贸易物流中心。这是重庆市级重点项目,也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物流领域的成果。世人瞩目的陆海新通道,最初就是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重庆与新加坡在物流领域探索出的重要成果。如今,这条通道网络已覆盖113个国家、335个港口,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果园港枢纽公司供图) 不只是物流领域,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信息通信等三个重点领域也没有落下—— 金融领域,近年来,中新跨境融资通道已帮助中国西部10省区市的企业实现跨境融资,并向东盟其他国家辐射,逐步形成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对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和东盟国家“面对面”金融互联互通新格局。据统计,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落地实施以来,已带动西部省区赴新加坡融资超过200亿美元,中新跨境融资项目加权平均综合融资成本低于境内1.03个百分点,推动中国西部地区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此外,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引领下,约20家新加坡金融机构陆续落户重庆。中新金融峰会连续4年在重庆举行。今年4月20-21日,第五届金融峰会又将在重庆和新加坡同步举行。 航空领域,中新航空产业园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建设。重庆机场引入新加坡先进管理理念和商业业态。创新海关监管模式,促成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落地运营。 信息领域,启用了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也是我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的“点对点”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万国数据重庆数据中心建成投用,具备1684个机柜、2.3万台服务器的支撑能力。 N个领域加快扩展 随着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推进,重庆与新加坡开始谋划更深层次的发展,在聚焦四大重点领域合作的同时,向其他领域发力。加快拓展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空间,在教育科研、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专业服务等其他现代服务业领域寻求合作新增长点。 2021年底,农业、文旅、商务、人才培训等四大合作计划随即开启。 比如在人才交流合作领域,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两江协同创新区设立了新国大重庆研究院,这也是该校在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对外合作窗口。 图源: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 2022年7月4日,重庆市卓越校长工程中新合作培养计划第五期毕业仪式顺利举行,来自重庆32名学员圆满完成学业。市中新项目管理局正在加快实施中新(重庆)人才交流合作计划。下一步,将在“卓越校长工程”培养计划实践成功基础上,探索开展“卓越企业家”、“卓越工程师”等系列联合培养计划,持续开展各级各类人才交流活动,促进重庆新加坡人文交流、民心相通。 在农业方面,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200家企业参与中新(重庆)农业“双百”合作计划,中新双方用三年时间,为200家中国西部地区及东南亚农产品加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2022年9月6号举行的中新(重庆)农业“双百”合作计划新加坡专场推介会,就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新加坡和重庆同时举行。 我市共组织了50家“双百”计划企业,携200多种农特产品“组团”参加新加坡亚洲食品饮料展,现场签约金额超过1亿元。 目前,忠县忠橙、云阳菊花、潼南柠檬、荣昌血橙等特色农产品已常态化供应东南亚地区。 在医疗健康方面,重庆第一家国际私立医院重庆莱佛士医院、落地永川的重庆中新肿瘤医院、位于两江新区的中新美陆眼科医院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重庆人,正享受新加坡的国际先进医疗技术与服务。 图源: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 中新 (重庆)大健康产业运营中心今年2月21日在北碚区揭牌,这也是我市启动的首个集企业孵化、国际贸易及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国际企业孵化平台。它将依托中新(重庆)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通过“点对点”的招商方式,引进更多新加坡及国内外“大健康”“国际贸易”板块的企业入驻。 在文旅方面,2022年11月,中新(重庆)文化和旅游产业联盟在重庆国际文旅之窗启动。重庆与新加坡两地旅行社、景区景点、酒店民宿、餐饮美食、文化创意、航空公司等文旅产业链147家企业和机构加入(其中新加坡企业62家)。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引导中国西部城市游客通过重庆到新加坡旅游,推动渝新在旅游规划、人才培训以及康养旅游和医疗旅游等业态的全方位合作。 图源: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 截至2022年9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已累计落地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218个、总金额252.6亿美元,金融服务项目235个、金额290.4亿美元。不断发挥开放平台作用,为重庆和新加坡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中新深化双边关系的重要“纽带”。从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重点合作领域,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农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新领域的拓展,中新互联互通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被誉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国际合作的“金名片”。 图源: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 4月13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点项目签约。签约活动设重庆和新加坡两个会场,共签署合作项目28个,涉及金融、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绿色发展、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 “4+N”的N还会持续扩展,重庆与新加坡的合作将不断走深、走实、走强。 原标题:从4到N……中新合作再“扩圈” 编辑:张亚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