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重庆市2023年大型社科普及主题活动(沙坪坝站)在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举行。该启动仪式以非遗传统技艺展示为重点,吸引了无数市民参观和游览。 66岁的胡香维身穿一件麻布衬衣,搭配一条素色碎花裙,站在漆器工艺品的展示柜旁,为驻足参观的市民、游客答疑解惑。 胡香维正捧着漆瓶《静荷》介绍 因“好看”爱上一门技艺 “您和漆器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面对重庆晚报记者的提问,胡香维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老花眼镜,思绪飘回了1982年的那个春天。 那时,胡香维是歇台子邮局的一名职工。自和丈夫朱焱结婚后,便经常到朱焱的姨爷沈福文家里拜访。 “沈福文老先生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老师。他是中国的漆艺大师,复原了几十种已经失传的古代漆艺技法,并将敦煌藻井、壁画图案等元素融入到漆艺创作中。”胡香维说,沈福文经常在家里制作漆器,她就端个凳子坐旁边看,久而久之便爱上了这些漆器。 “其实第一次对漆器髹饰技艺产生兴趣,还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当时家里收到了2个漆瓶,底胎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黑色,那时候就觉得这漆器特别好看。”胡香维说。 就这样,胡香维便在老师沈福文、公公朱以钧和婆婆胡正常(沈福文第一批徒弟)的指导下,开启了她的“漆”彩人生。 漆盘 初学基本功就展露天赋 “我还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胡香维笑着说,其实学习漆器髹饰技艺,最重要的还得靠领悟。 用狼毫笔勾线是基本功,要练好,至少要两三个月的刻苦练习。而胡香维初次尝试勾线,手就特别稳,勾出来的线非常匀称。尽管如此,胡香维每天下了班都要回家练习勾线,直到半夜。 日积月累中,胡香维逐渐摸索到一些技巧,比如勾线的收尾处,需要轻抬起来,结尾才足够流畅。 “勾线只是第一步,要制作一个漆器需经选胎、制胎、彩绘、打磨、抛光等二十余道工序。技法也不尽相同,有彩漆线描、平绘、堆漆、镶嵌、描金等多种技法并用,做出的漆器才得以色泽艳丽,经久不变。”胡香维表示,每一道工序都极其考验耐心和细心。 在学习这门技艺的期间,胡香维的家人不止一次反对,认为此技术“费力不讨好”,而胡香维却坚持要把漆器髹饰技艺学好,学精。于是,2002年退休后,胡香维便一头扎进了漆器的钻研中,有时候一天一做就是十多个小时。 在年复一年的学习中,胡香维的漆器髹饰技艺逐渐被大家认可。 2010年,在第三届重庆市工艺美术展上,胡香维漆器作品《变涂花瓶》获得金奖; 2013年,胡香维漆盘作品《松鹤》被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珍藏; 2014年,胡香维被命名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一个小摆件至少要半年时间 “胡老师,您目前创作了多少件漆器作品呢?” “几十件吧,没有一百件。” 对此,重庆晚报记者表示有些惊讶,四十多年来创作的作品竟还不足百件。 “漆器的制作非常耗时,一个小型的摆件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大型的摆件可能需要2年以上。”胡香维说,完成一件漆器工艺品需要的条件很严格,温度必须在15℃至25℃,湿度在70至90度,且必须在阴凉处。再加上胡香维多年来坚持自己制黑漆,需要大太阳天晒10余天才得以制成,整个漆器制作过程就需要更多时间。 说着,胡香维拿出漆瓶作品《静荷》和《仿古觚漆瓶》,指着瓶身的图案介绍道:“尤其这种蛋壳镶嵌的技法,格外费时。”因此,有的漆器工艺品价值上万元。 胡香维每完成一件作品,都颇有成就感,她说:“心情是真的不一样,不过只有真正做这个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就凭着这份热爱与责任,胡香维表示,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要倾尽一辈子去坚守,如今转眼已经41年。 漆瓶 传承这件事志在必得 2013年,胡香维去清华美院进修了工艺和设计的课程,2015年又前往四川美术学院学习了更多漆器方面的理念知识,并于2017年在歌乐山开了一间约200平方米的工作室,专注漆器的制作。 目前,胡香维的徒弟和学生加起来有百余人,他们也制作了很多漆器,拿过许多奖项,甚至有的已经开起了自己的漆器工作室。 “传承漆器髹饰技艺这件事,我志在必得。”胡香维说。 为了将其传承得更好,胡香维有了自己的创新,比如将漆融入在了扇子之中,制作出的小团扇精美又实用,深得年轻人的喜欢。 除了收徒和创新传承技艺,胡香维还经常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非遗活动,如进校园讲解漆器髹饰技艺的相关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对于漆器的兴趣和爱好。 不久前,胡香维还参加了在长寿区举办的第八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将这份匠心技艺带到各个地方,让更多人感受到漆器髹饰技艺的震撼之美。 漆器深受年轻人们的喜爱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柏雨欣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