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一种重庆人从小吃到大的特色小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但你知道吗?就是这么常见的它,其实有2000多年的历史。更鲜为人知的是,在浩瀚的历史中,麻花拥有过“寒具”“粔籹”“膏环”“巨胜奴”“馓子”等多个名字…… 7月12日,重庆晚报·食探组走进重庆首家“麻花博物馆”,探寻这里装载的麻花记忆和文化。 01 一个小麻花 却有2000多年历史 “麻花博物馆”位于磁器口正街。它分为上下两层楼,共有888平方米。 一幅幅泛黄的照片和老物件,伴随着博物馆解说员的娓娓述说,将时光卷轴拉开—— 春秋战国时期,麻花叫“寒具”。晋文公为了纪念爱臣介子推,制定了寒食节,在这一天所有人都不能生火,大户人家就用油炸面点来代餐,这个就统称为“寒具”。 西汉时期,相传柴文进为了救刘秀,把糯米粉、蜂蜜、水调和油炸做成了食品“粔籹”,给逃亡的刘秀途中干粮。刘秀称帝后,“粔籹”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逐步进入老百姓家中。 南北朝时期,麻花更名为“膏环”,北魏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就有关于“膏环”的制作方法。 唐宋时期,经过不断演变和改良,麻花又改名为“巨胜奴”,相传是唐玄宗最爱吃的甜点小吃。当时有种夸张的说法,一旦入口咀嚼,其酥脆的声响能“惊动十里人”。 明朝时期,麻花被称之为“馓子”,该叫法至今犹可闻。 清朝时期,因其外形呈铰链,俗称“铰链棒”,直到民国时期,才正式叫为麻花。 02 随时光变迁 从节日见到天天见 在博物馆的现场烹制区,我们还见到了该馆的主理人杨学武,他正亲手搓麻花,一搓一拧即成型。“80后”的他,是重庆市磁器口陈麻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非遗传承人,还是重庆老字号协会副秘书长。 杨学武说,麻花博物馆自今年5月1日起试营业,2个月来,平均每天都有5000余人次进馆免费参观。 为何会打造这座麻花博物馆?杨学武说,他对深挖麻花背后的文化故事充满兴趣。就如陈昌银麻花起源于1907年,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拥有着选、称、筛、观、配、揉、打、绞、醒、擀、切、搓、拧、炸、翻、捞、晾、闻十八道工艺。那么中国的麻花,必定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匠心传承。 于是,杨学武花了2年的时间,带领团队以搜集、挖掘、访问等方式,深挖麻花的起源及发展脉络等历史文化,并搜集到了相关的老照片、老器具等老物件。 博物馆中,最大的亮点在哪里?杨学武个人最推荐细品的是麻花的进化史—— 麻花的口味从咸甜2种,发展至今有35种;麻花的外形从颜色、股数固定不变,到如今甚至拥有拇指般大小的迷你麻花,股数也随口味变化而变化;麻花从古时达官贵人的美食,再到百姓家重要节日才能享用的美食,到如今变为千家万户天天见的零食、下午茶点、烫火锅的菜品等。 杨学武认为,麻花随着时光的进化,也体现了人们越发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 03 不妨试试 守着师傅现炸现吃 古人如何评价麻花?博物馆中有答案:苏东坡在《戏咏馓子赠邻妪》中写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麻花博物馆除了输出美食文化,还有一大特色,便是可以免费试吃陈昌银麻花,甚至可以在烹制区守着师傅现炸现吃。 35种口味的陈麻花,除了传统原味以外,还有海苔味、黑芝麻高钙味、辣子味、芥末味、榴莲味、菠菜味等。 食探主理人白泡泡依次试吃后发现,这些新口味的麻花除了依然酥脆化渣外,不同风味的加持,也让这道小吃更具回味和韵味。 最喜欢哪一款?白泡泡边吃辣子麻花边回答:“这个一口一个的,根本停不下来”。白泡泡说的这种麻花只有拇指大小,辣味和麻花的酥脆巧妙结合,嗜辣者,若将胡辣壳一同吃下会更感辣爽。 新闻面对面 记者:如今的麻花博物馆,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为何还是试营业? 杨学武:现在的麻花博物馆还是1.0版本,下一步还会不断注入新的文化,让它的底蕴更深厚,我们未来还计划打造一份《中国麻花白皮书》,并在馆内展示出来。 记者:在麻花博物馆到处可见“8”这个符号,是有什么讲究吗? 杨学武:麻花酷似数字“8”,并且“8”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吉祥的寓意,在数学中,横着的“8”又有无穷大的意思。 记者:在探寻麻花历史文化的这条道路上,杨总有什么启发和收获呢? 杨学武: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麻花沉淀两千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那么我们未来在做麻花这条路上也要借鉴:80%守正,20%创新。如今的陈麻花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有销售,我希望未来能将陈麻花做成世界级的巴渝特色美食。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记者 柏雨欣/文 记者 蹇汶佑/摄 实习生 肖叶竹 李彦庆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