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初歇望远山 文/周丁力 经过一场夏天的豪雨洗刷之后,小城外围的远山一下子就眉目清楚起来。树木仿佛陡然茂盛,山色也就一下子浓郁了。于是,这美丽的远山在这雨后,就远远地给我们这座城市镶上了一道深绿色的边。雨后不由自主地去到阳台上深吸清新空气的我,目光就被深深地吸引过去——眺望远山,是我的一种爱好。因为,遥看远方的山,心中总会产生一种丰富的体验,总会有缕缕思绪如山岚如晨雾一般缭绕。 山,站得远远的,以一种一成不变而又瞬息万变的远影,营造着无数悬念与想象。古往今来,在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远山是人眼在远方的重要参照物,也是隐隐约约地对人心扬起的一种远方的呼唤。“山的那边有什么?”从古至今,这是个永恒的提问。千百年来,远山,曾经勾起多少向往与惆怅、忧伤与愉悦、执着与超脱…… 山在远方,山是我们的目光在远方的一种依恋与归宿。从小到大,远方,那些绰绰约约的山影,像一个个永恒的提示与呼唤,像一个个含义丰富的象征,总会使我产生片刻的凝神,且获得一些闪闪烁烁的情怀,星星点点的思想。 我看山,山也在看我;我走向山,其实山也在走向我。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山,现实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山。我们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一个人即使不曾登临过自然界的山,但他一定翻越过不少生活中的山。在现实生活登攀过后,那些有形无形的山,有时就成为一个惊叹号,成为一座纪念碑,成为一道挡风的墙,成为一只将我们举向高处的奇异之手。 在一种心驰神往之中,有时我想:人生,总是从不同的方位,在不同的领域,自觉不自觉地走向远方,走向远方的山。近与远,高与低,现实与梦想,总是在不停地交替与转换。不仅仅是自然界有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山外青山楼外楼”,也有“这山看到那山高”的情形。有了看山的感悟,便会产生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觉醒;有了登山的辛苦,才有登顶的愉悦。于是,在这种转换之中,人生就因此有了波澜,人生就因此变得充实而富丽。于是,我们的个人史便拥有了一些难忘的篇章。 当然,人不能总是望远,没有眼下的努力与踏踏实实的前行,远山也就仅仅是一种固体的矗立。远山看罢,还要努力回归自己的生活;还要将远山赠与的启迪融汇到日常生活中去。于是就认为:远近互为前提,远近当有机地融合。因为,只拥有切近很可悲,只拥有遥远很可笑。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