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100个重庆女孩喝咖啡。”这不是一句玩笑话,是重庆女孩栗子(上图左一)发起的一场见面活动。目前,相关活动征集和影像笔记,已在小红书网络平台陆续发布7期,栗子已和23名重庆女孩碰了面,并成为了特别的朋友。 栗子为什么要发起这场活动?哪些人应邀而来?他们在其中收获了什么? 答案让人有些意外! 发起人是文艺女青年 在小红书网络平台搜索“重庆潮生活”“重庆年轻人”,不难找到《坐标重庆!请100个重庆女孩喝咖啡》的系列笔记。即便这些笔记点赞量并没有上千上万,但封面上笑靥如花的姑娘们,足以吸引网友们的目光。 发起人是谁?是小红书博主“栗子的小岛”,也就是每张活动图片中,笑容最灿烂的那位姑娘,曾巾力。 只要你想了解她,她就会大方真诚地介绍自己:32岁,教育工作者,有个双胞胎妹妹。 另外,与她聊天根本不存在冷场一说,她会告诉你,由于帮助十几对朋友脱单,被朋友们公认为“小红娘”。她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文艺女青年,曾经满脑子都是沙发客、穷游、打工旅行。 “工作日在潼南,周末抽时间回南岸,能成功发起这场活动,我不得不感谢我的大直男老公‘汉堡君’。”栗子说,既然家人支持,那就行动吧。 活动灵感源自一本书 谈到发起这场活动的灵感,她说,和以往的经历有关。 这个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英语专业的姑娘,本科、研究生都在北京学习生活。在这里,“向外探索”的机会很多,她曾有幸加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志愿者队伍,也曾通过豆瓣同城活动及身边朋友分享,参与过无数场话题活动。 “在众多分享者当中,我见到了曾经只能在书籍和屏幕上见到的导演和作家。”栗子说,外面的世界,远比想象中精彩。 2015年,回到重庆发展后,重庆的生活和北京大有不同,这让栗子意识到,自己对家乡的了解还有所欠缺。以至于,她联想到了一本书——《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 基于此,她很快给自己制定了“重庆探店100家”“找寻在重庆生活的100个理由”的生活计划。而这场“请100个重庆女孩喝咖啡”的活动,就是其中的分支活动之一。 五类姑娘报名最踊跃 为了更了解重庆,栗子周末总是约上妹妹去“寻城”。喜欢去重庆“小曼谷”喝咖啡,不时去南滨路跑步,登高就爬黄葛古道,城市徒步就上山城步道等等。这一切,似乎都在为她结识100个重庆女孩作铺垫。 “带大家玩,请喝咖啡,都是自己掏腰包吗?” “是的,成本算下来差不多接近4000元。” 栗子认为,与其拿来吃喝玩乐,不如用来结交同频的朋友,“其中的收获,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据记者了解,这场活动于去年11月发起,由于特殊原因,今年4月正式启动。目前,栗子的征集群已有100位重庆女孩入群,她已和其中23名碰了面。 人人都可以进群吗?栗子说,能被她的征集帖所吸引的女孩,多少性格方面都跟她有相同之处。通常她会让姑娘们发一段自我介绍,来增进彼此的了解。而据她观察,重庆女白领、有AB面的自由职业者、在校女学生、刚从外地回渝的职场精英和宝妈,成为了最踊跃的报名者。 她们都想做有趣的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是栗子的观点。她说,与他人真诚地面对面交流,是一种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据记者了解,在栗子发起的前7期见面活动中,大家似乎都产生了一个共鸣,便是放下“枷锁”,去做一个有趣的人。 或许你也在好奇,这些重庆女孩头一次见面,都聊了些什么?给予了彼此怎样的反馈?以下这些分享,也许会带给你触动。 9号女孩:珍珠姐 观点:人要见面,衣服要摸到,东西要吃到 “我曾经在体制内工作,38岁时决定换一种活法,成为了一名与服装相关的创业者。我喜欢摄影、烘焙、写作,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是40岁+的资深中年少女。今年起,我开始365天的拍摄计划,同时发起了‘咖啡换照片’活动。我是一个充满好奇的人,经常有朋友问我‘你在干嘛’,我都会回答‘我在体验和冒险呀’。生活会有压力吗?会有,完成KPI工作量是我的职责,完成后就是自己的时间,我会用来健身、读书、陪家人、交友。总之,人要见面,衣服要摸到,东西要吃到。” 10号女孩:易学姐 观点:学习街舞和年龄无关 “我是一位常住重庆的成都人,有两个女儿,今年刚从7年全职妈妈状态回归职场。2019年起,我开始线上付费学习,学习目标管理、精力管理、心理学等等,复盘笔记已超过80万字。我37岁开始学习街舞,这与年龄无关,从角落的小透明到敢于站上C位,我把自己塑造成了妥妥的‘乘风破浪姐’。” 17号女孩:田田 观点:当一个闲不住的人 “我女儿10岁了,我是设计出身,从初中起就开始学习画画,喜欢纸质书胜过电子书,喜欢用笔作画胜过用电脑。我想当一个闲不住的人,当过全职妈妈、做过少儿美术培训、经营过小画室、摆摊卖过蛋烘糕等等,唯一不变的是对画画和自由的热爱。” 21号女孩:一安 观点:找到自己的使命 “我是河南人,今年刚研究生毕业,喜欢重庆,留在了重庆。身边同学大多数都在考公务员、争取进国企工作,我选择进入律师事务所当实习生。我自认为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好的律师=50%的道德水平+50%的专业能力。希望自己能有更丰富的共情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去完成我的职业梦想。或许,一个年轻人真正的幸运不是年轻时得到的财富,而是找到自己的使命。”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李琅 受访者供图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