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赵瑜:去“南图”享受阅读

2023-8-15 09:24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去“南图”享受阅读

文/赵瑜


一提起读书,我就会忆起小时候随父母住在川西的一些片断,阿坝壤塘、雪山高原、淡而悠远的天、冰封的杜柯河、温暖的小县城。

这样的小县城,有着五颜六色飘飞的经幡、脸蛋上两块圆圆高原红的姑娘、一群群放牧的牦牛,而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一个巴掌大的书店。

上世纪70年代的书店,那一堆堆的可爱的书啊,和着四大天王的年画,拥挤在那空余不多的柜台后。柜台是红杉木的,散发着原木和清漆混合的香味,让六岁的我心跳加快,兴奋得头晕目眩。然而我还是数了数压岁钱,镇定下来,挑了最渴望的一本《皮诺曹历险记》。

我清晰地记得:抱着书回家的路上差点被脚下厚厚的雪滑一跤,那种急切的心情,要去寻宝的好奇感,就是书留给我最初的美好记忆。

念中学时开始慢慢地啃起名著。我家简陋,书却满满几大柜子。过寒暑假时,为了看完一本好书,我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直到妈妈来催促。有时候觉得书太精彩了,还会挑起夜灯,密密麻麻地写下读书笔记。后来工作忙,书价贵,舍不得买,到图书馆去坐一天,但当时的图书馆藏书偏旧,更新慢,不过瘾。后来,电视等快餐吃多了,读的书渐渐少了。

也试过在电脑读书,但屏幕偏亮,有时还跳出广告,让视力疲劳,少了一种淡定的气氛。用手机读书时,也常被打入的电话、微信的消息打扰,令我久久不能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我一直认为读书多的人身上有仙风道骨的气儿,“腹有诗书气自华”嘛,有时发现自己有两月没有读书,怀疑起来,竟去照照镜子,看变丑没有。

幸而,如今全民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南岸区图书馆在全区建了很多点,就算足不出小区,也有图书馆和借书点,像一座座小型文化宝库。只要愿意,一瓶水,一个面包,可以在自助图书馆读到打烊。在“南图”,我常常看到一些中小学生,像雕塑似的一动不动埋头苦啃,忽然觉得生机盎然,仿佛繁忙嘈杂的都市里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

我也开始学他们,去“南图”读书。就近,就去社区图书分馆挑两本,这里小而美,还有可能喝到一杯惊喜的手磨咖啡;如果要有仪式感,就上南山,去南滨路,一山一路上,有不少南岸区图书馆的特色分馆。这些分馆,把阅读与旅游、文艺、体育、美食、风土人情结合,各有体验,心旷神怡。在弹子石老街大众书局“少数花园”分馆里,我有幸聆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先生分享小说创作;在黄桷垭“南山别院”分馆里,我参观过一场长江石的艺术展览;在南山大坪村“资武太极南山引”分馆,孩子们阅读之余,还可以向师傅求教武术,强身健体;在网红书店“南之山”,山风,花香,鸟鸣,书页翻飞,人生乐趣尽在此时。

这个暑假,我在“南图”的各个分馆转转,体验“慢阅读”的喜悦,在风景中读书,写出一点文字。我期待,每每打开书那一刹那,仍能如六岁时在柜台踮起脚眼巴巴地望着书的小姑娘一样,兴奋得头晕目眩。那油墨的芬芳,总让自己恍惚回到大学泡图书馆的那些年代,我只有十八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周末,朋友问我,你在哪里?我说,我不在“南图”,就在去“南图”的路上。

(作者供职于南岸区文联)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