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副刊 头条大赛(第19季)|蒋登科:在葡萄园,想起一位远去的诗人

2023-8-17 09:0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在葡萄园,想起一位远去的诗人

文/蒋登科


璧山的葡萄很有名,种植面积大,优质品种多,是璧山现代农业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我所生活的北碚紧邻璧山,有些地方在历史上还属于璧山管辖,加上现在的交通非常便捷,所以和璧山文学界的朋友联系一直比较密切,时常在一起聚会、交流。至少在最近十来年,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璧山的朋友都会邀我前往璧山,和大家一起分享文学信息,交流文学创作,同时采摘和品尝美味的葡萄。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只要到了璧山,几乎都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双丰收。参与其中的朋友也这样说。

葡萄成熟的季节,恰好是重庆最热的时候。但是,酷暑挡不住大家对美味的渴望,更挡不住奔赴璧山的热情。我去过璧山的很多葡萄园,品尝过几十种不同的葡萄。只要哪个果园有新的品种上市,我们都要想法去品尝一番。

采摘葡萄其实只是一个由头,更主要的是找一个朋友聚会的理由。每次参加活动的总有几个趣味相投的文友。搞活动一定要好耍,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一群趣味相投的文友相聚,在炽热的阳光下,美丽的田园风光、美味的葡萄都会激活大家平常压抑的个性,甚至回到孩童般的时光。诗人傅天琳在世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她是一个喜欢玩的人,尤其是喜欢和几个好友在大自然中去玩,在泥土中去玩,在溪流边玩,在山林里漫步,在果园里闲谈。每次采风,只要是到乡村,她都乐意参加。她喜欢在乡间小路上漫步,听鸟鸣,闻花香,捡落叶,看夕阳,甚至抱着几个萝卜拍照。她的表情和言行时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有时像是沉思,有时表现得很激动,甚至会蹦蹦跳跳地,像没有长大的孩子。好像是在2017年7月26日,在璧山的一个葡萄园的棚屋里,天琳一边品尝着葡萄,一边欣赏作家吴丹写字。她突然兴起,主动要求写几个字,于是在宣纸上写下了“阳光玫瑰葡萄诗,醉醉醉”,并认认真真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傅老师平常很谦虚,说自己不会写毛笔字,这是她第一次用毛笔写字。不过,大家都觉得她写字运笔有力,气息流畅,结构大气,透露出一种内在之力。她后来说,她主要是特别喜欢阳光玫瑰这个名字,好有诗意,似乎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

在明晃晃的阳光下采葡萄,其实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体验。不管有多热,天琳每次都要走进果园,亲自采摘,而且采下来就要品尝一下,第一时间感受她喜欢的阳光的味道。我想,甜蜜的葡萄一定会让她想起曾经的缙云山园艺场,以及在园艺场度过的快乐而又苦涩的年轻时光,想起和葡萄不同的柠檬的味道。2020年8月26日,也是在璧山,我又和傅天琳一起去采摘阳光玫瑰。在低矮的葡萄架下,我离她恰好很近,用手机抓拍了一张她采摘葡萄的照片。她左手捧着葡萄,右手拿着剪刀,面带微笑,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在那一次之后,我和天琳又参加过几次不同的朋友聚会和文学活动,尤其是从2021年春天开始,我感觉她的状态不太好,说话少了,更是少了具有治愈感的笑声。回想起来,那一次璧山之行是我最后一次和她采摘葡萄,也是我最后一次给她拍了一张和葡萄的合影。天琳去世之后,我把那张照片发在朋友圈,很多媒体都转载了。诗人远去了,但她那灿烂的笑容依然带给人一种亲切感、治愈感。拍摄那张照片的时间,距离她离开我们,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有人说人生无常,我有非常真切的体验。

又是八月的酷热时节,今年的葡萄成熟了。璧山的朋友邀约我去和大家交流一下,顺便尝一尝鲜果。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诗人傅天琳,她再也不能和我们一起到处耍了,再也不能和我们躬着身子钻到低矮的葡萄架下摘葡萄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她的笑容,再也不能给她拍照片了。不过,我向璧山作协主席石子兄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够把这次活动安排在傅天琳老师和我们最后一次采摘葡萄的地方。或许是冥冥之中有一种默契,石子说,他们安排的恰好就是那个地方。

瑜雅葡萄园位于一条小溪的边上,过去可以经常见到水面上游动的鸭子,有一种特殊的乡村烟火味。气温很高,阳光明晃晃的。我钻进低矮的葡萄架,很多地方只能躬身前行,甚至要蹲在地上挪动脚步。葡萄架上面盖着一张巨大的黑色透气遮阳网,四周笼罩着一股潮湿的热气,闷热难耐,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完全像是体验天然的桑拿。我们见不到葡萄,所有的葡萄都套在规格一样的蓝色袋子里。我感觉现在的种植技术发生了变化,几乎所有的葡萄串距离地面的高度都差不多,一眼望去,套在袋子里的葡萄形成了和地面平行的直线。过去好像不是这样的,葡萄串都是高低错落的。主人告诉我,在葡萄刚刚挂果的时候,他们从云南请来了疏果的专家,进行了统一打理,就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来看,效果不错。

还有一点让我感到惊奇。过去,主人都要尽可能地把地面的杂草打理干净,以免它们吸收养分。而现在,地面上杂草丛生,完全看不到泥土。我还开玩笑说,怎么连杂草都不除掉,会不会有蛇。后来我才了解到,保留杂草也是一种技术,通过杂草的遮挡,可以保持地面的水分和湿度。不过,在我的感受中,杂草丛生多少还是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我在葡萄架下拍了几张照片,只是再也没有诗人傅天琳。我不知道这种荒凉感是不是由此而生的。我在想,对新奇的事物一直充满热情的傅天琳如果和我们在一起,她或许会对不断改进的种植技术点赞。但此刻,我有些失落,多么希望她能够和我们在一起,沐浴阳光,感受生机,享受友情,再赞美一下阳光玫瑰。

阳光还是曾经的阳光,葡萄还是曾经的葡萄,阳光玫瑰依然那么饱满,但是,曾经热情地赞美过阳光玫瑰的诗人,却不能和我们一起分享现在的快乐。品着美味的葡萄,想起诗人傅天琳,总有一种怅然。

2023年8月14日,草于重庆之北

2023年8月15日,改于重庆之北

(作者系西南大学教授、重庆市作协副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