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画屏土地岩 文/王昌宁 今年盛夏,我采取“游击式”的纳凉方式,先是去了川西的雅安海子山和荥经的龙苍沟山脚下的荥经河边,享受自然清凉,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立秋之后,又转场到了重庆江津四面山土地岩,住在一户农家乐里面。十多天的时间,流连忘返。我对“土地岩”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过去,我曾多次去土地岩,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这一次,每天清晨,打开窗户,一缕富含负氧离子的山风轻轻地拂面而来,满目原始森林的苍翠,明亮的阳光映入眼帘。早饭后,踏上通向土地岩景区的森林之道,一路吸氧,一路观赏道路两旁的森林植被。和同伴一起辨别植物名称,一路欢声笑语,近三公里路程一会就走过去了,不知不觉抵达了土地岩景区。 土地岩有丹霞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是中国学者的命名,其所处地层在国际地理学界叫做“红层”,是由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沙砾岩。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由于中国丹霞在地球科学、生物与生态和景观美学方面具有共同突出价值,2010年8月,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四面山丹霞地貌形成于侏罗纪和白垩纪之交的新构造运动,在经历间歇性上升过程中曾有几度停顿,形成了嵌入基岩的深切峡谷、陡崖和河流,以及纵横交错、形态各异的冲沟,系统造就了四面山“高瀑润丹霞”的独特美景。而盆地周围山地岩石中丰富的铁质氧化,使沉积物呈现一片红色,在丹霞赤壁上,形成了“土地神岩”和“天下第一心”等绝妙的自然地质奇观。 土地岩神妙之处就在于其“丹霞画屏”上自然形成的一个个鲜活的图案,如“游泳健将、鬼斧神工、千帆竞发、人间仙境、化蝶、母子情深”等造型隐图。本土艺术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取之名,形象逼真。但随着岁月的打磨,有的已有微妙变化,似像非像。不论天晴下雨,每天都有一波又一波、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站在崖边凭栏观看,津津乐道,争论不休。其实,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不同角度去观看,特别是从整体去看,都会有不同的美的收获。天然画屏,美在蓝天白云之下;美在烟雨飘绕、时隐时现里;美在山泉溪水潺潺和陡峭悬崖飞瀑之间;美在茂密翠绿植物包裹与晨曦和残阳照射之中。 土地岩景区位于四面山八大景区中心,景区附近有文家寨、珍珠湖、飞龙庙等景点,沿途有一、二十个像模像样、大小不一的农家乐,卫生、安全等公用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停车场位充足,道路宽敞整洁。继续往里走,到达“画屏”之下,凭栏远眺,四面山头道河“万水千山”建筑群,在朦胧中被群山托起,就像是“海市蜃楼”;凭栏近观,是土地岩的高瀑,瀑布高近九十米,在那茫茫青山的衬托下,红岩、白水与峦壑纤云相互辉映,可谓:人间美景,使人流连忘返。 这次避暑土地岩,有别样的舒心与感受。最大的感受是:农家乐规范整洁,景区打造有新意,看点多,特别是政府花数十万从外地引来的“高空钢丝”杂技表演,为土地岩增添了新的神“骑”。土地岩森林环境和丰富的负氧离子十分养人,游客络绎不绝。最重要的是,土地岩的老百姓富了。我走进一家农家乐顺便作了个“小调研”,老板告诉我:“如今党的政策好,景区打造好了,旺季来客不断,我们一家一年挣个七八十万没问题!” (作者系江津区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