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副刊 头条大赛(第19季)|向墅平:故乡的草

2023-9-12 09:09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故乡的草

文/向墅平


一株株草,亘古以来,就那么亲密地依偎在故乡大地上,和故乡不离不弃……

其实,自我降生人世,草就迎接了我,并陪我走过童年悠悠岁月。故乡大地上,遍地是草;也像一株株原始的文字,爬满了儿时的记忆。田间,地头,山坡,甚至屋前屋后,都有草的身影。它们不像庄稼一样,须施肥、杀虫等多种料理;只要吸收阳光、空气和雨露,就可蓬蓬勃勃生长。草,随处可见的草,自然给孩子提供了玩乐之便。我常常和伙伴们一起,在草丛里捉蛐蛐、蝴蝶来玩。我们在大片的草地上,一边小鸟一般欢叫,一边毫无顾忌地疯跑。即使摔倒了,也丝毫不觉疼。有时,索性躺在松软的草地上,半眯着眼睛遐想,或仰望蓝天上云朵飘飘入神。而看晶莹圆润的露珠儿珍珠般,在草叶上晃悠悠滚动,不啻一种童年美育启蒙。

草,遍布故乡和童年。曾以为,自己会永远被一株株草组成的温柔网,网住——也同化成一株草,度过一生春秋。可,多年以后,我还是冲出了这张温柔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后来,在绿草稀少的城市,构建自己新的生活。看惯了一株株草修饰出的世界,觉着貌似繁华的城市苍白而陌生。网上有段文字写得可算动人心魄:“在城市里看见草,人的眼睛都绿了。草在城市是珍贵的,点缀在风景区,犹如在硕大的王冠上镶几颗绿宝石。”每当看见公园或小区草坪里的草,我就常常怀念起故乡的草。

故乡大地上的草,和乡亲们有着理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纠葛。记忆里,父母如乡亲们一样,常常从野外割回青草,喂养家里那头大水牛。大水牛吃着草,津津有味的样子,像咀嚼美食,我有时调皮地,把它嘴边的草拿开。它也不恼,但眼巴巴望着我,意思是说:我还没吃够呢。有时,我们也会牵着牛儿,到野外,让它自己将草吃个够。大水牛和乡村里无数耕牛一道,吃饱了草,就有使不完的劲;耕耘出乡亲们希望的水田,再慢慢长出饱满馨香的稻米,喂养一代代乡人。那可是一株株草,献出自己的生命,作出的贡献啊。从深层次说,一株株草,参与了乡村最为宏大的使命——繁衍生息,长久生长。

母亲还常常将割回来的较为枯干的草,晾晒在屋前地坝上。彻底变干后,用来作做饭的燃料。那一株株草,又牺牲自己,供养出乡村绵延不绝的烟火。那袅袅炊烟里,应该就有草的灵魂呢。父母有时还会把草弄碎,同家里的农家肥拌起来,浇上水,堆成堆,用铁锹拍实,让它腐烂发酵,到种地的时候是最好的农家肥。这样,一株株草,和乡亲们结下深厚情谊。然而,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草,也会成为乡亲们的“冤家”。当它们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在庄稼地里野蛮生长,影响了庄稼的生长时,就成了父母和乡亲们眼里的“杂”草。我也参加过除草的劳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呈现的,就是乡人除草的辛苦画面,是农耕文化的缩影。随着社会发展,“除草剂”闪亮登场,可以既轻松又彻底“歼灭”田地里的所有“杂”草。

前时,回了一趟老家。一株株草,长得那般旺盛。一条罕有人走的乡间小路,长满了草。被我们舍弃的老屋地坝边,甚至窗台上,也有草入驻。一株株草,具有慈悲心,填补着故乡大地的寂寞。我一路上拨开众草阻挡,来到父母坟前。呵,密密麻麻的草,和父母爱恨纠葛了一世的草,像是为长眠的父母,盖上的一床厚厚的被子——抵御烈日、风霜,以及遗忘。我深深弯下身,向父母也向众草鞠躬……

回城时,我带上了一袋故乡的泥土,将它们置入阳台上的花盆里。不久,花还在休眠期,盆里齐刷刷长出一株株草,和故乡大地上的草,那么神似,有着熟悉的气息。我相信,它们正是故乡的草种,在此落户——看着它们,就像看见故乡,看见我的童年……

(作者单位:万州区武陵中学)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