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村蝶变记 文/赵瑜 走进盛夏的长生桥镇广福村,群山环抱、翠绿掩映,瓜果飘香,生机盎然。村民庭院雅致,古风乡韵相映成趣……这幅乡村其乐融融“宜居图”,讲述着广福村转型故事。 广福村位于广福山上,广福山属樵坪山山脉,海拔200多米,历史悠久,传说众多。广福山制高点上有观景平台,是总览江南新城全景的绝佳地。但过去的广福村,曾因为过度开垦和无序建设,成片的灌木林被砍伐。当山坡变成了“荒坡”,雨季山洪增多了,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没有上山路,交通只靠唯一的一条土路,村民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苦不堪言,严重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 而如今的广福山森林郁郁葱葱,有风景优美的广福山生态休闲景观区,种植有百香果,草莓,柑橘等特色农业产业,“绿色”,给广福村带来了丰厚回报。 广福村的“变身”,是近五年来长生桥镇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广福村的发展,对原有生态植被不破坏、对原有山水景观不改变、对原有古建遗迹不拆迁,以保障农耕文明传承、传统民居保护和现代功能开发达到和谐统一。广福村的第一家农家乐叫家德农家乐,店主刘家德回忆起11年前修建房屋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路不通,河沙水泥那些建筑材料全靠马儿托,房子修了大半年才修好。”而如今,望着直接通到家门口的新路,刘家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希望。路通了后,来农家乐游玩的市民也逐渐增多,她对农家乐进行了翻新加盖,房前屋后种上绿植花卉,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广福村郑家山组的“乙人农业”是村里的佼佼者。他家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康养、农业科学普及,流转土地近300亩打造生态综合性农业发展基地。丰收季节,水果飘香,樱桃、枇杷、葡萄、柑桔,引来城里人采摘。10余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100多亩绿化苗木种植基地、近30亩水产养殖池塘,带动周边村民30人年均收入2万余元。 午餐时分,半山腰上的茗藤庄园里热闹非凡。钓鱼喝茶、采摘水果,吃一顿农家饭,睡一个安静的好觉。我们来时正遇西瓜成熟,园内生机勃勃,满眼尽是绿意,成片的西瓜蔓里一个个圆滚滚、脆生生的西瓜“藏匿”其中,煞是喜人。茗藤庄园有200余亩的标准化果园,柚子、橙子、橘子、草莓、百香果……收获季琳琅满目,甜蜜欣喜之情涌上心头。庄主聊到,他租来农地,整合村庄土地资源,建设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努力打造传统村落的美丽。 一村一落皆美景,乡村蝶变展新颜。近年来,长生桥镇找准都市区乡村功能定位,推进广福村在补齐基建短板、改善村庄风貌、挖掘资源潜力方面接续发力,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作者单位:南岸区文联)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