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力量——读杨翠散文诗集《花朵与星光》 文/王明凯 读杨翠的散文诗集《花朵与星光》,最大的感受是真实,作家的真实、作品的真实、文字与情感的真实、以及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人生感悟的真实……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我的文字是油灯,光照很弱,甚至需要极近地听听文字的声音,你才能感知它的存在,但是我以为它是真实的,每段话,每个字,每一行,都是我内心深处的回响。 这是杨翠真实的心声,也是散文诗集《花朵与星光》以它“微弱的光亮”照耀、征服和打动人心的武器。首先,作者的童心和母爱是真实的。作者有两个孩子,女儿叫月月,儿子叫阳阳,因此这本初衷是要送给孩子的作品最初的书名就叫“月亮太阳”,几经修改与斟酌,增添了诗意的光芒,最终命名为“花朵与星光”。作品中选用了月月和阳阳稚嫩和充满无限想象力的儿童绘画,有些篇什的标题还直接来自孩子们一颗童心的启迪和灵感,书中的些许文字也不乏作者儿时的童真童趣和现实的母爱之心。因此可以说,一部诗集,既照见了作者的真诚,也照见了孩童的纯净,呈现出作者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足迹。 作者对文字的迷恋和敬畏是真实的。如果我们把对文字的痴迷当成一种“病”,杨翠就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病人”,口渴的病用喝水来医,饥饿的病用吃饭来医,失恋的病用交友来医,而得了文学的病,就只能用孜孜不倦写作来医。杨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是两家刊物的责任编辑,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劳累可想而知。但她从未放弃阅读和写作,工作闲暇时,她写;心情烦闷时,她写;夜深人静时,她写;独坐冥思时,她写。写作是她心中的油灯,一直照耀着前行的路。于是,我们才能在一家又一家刊物上读到她一篇又一篇锦心秀口的文字,才能有这一部闪烁着花朵与星光的散文诗读本。 作者的情感是丰沛而真实的。在杨翠那里,文字是情感的花蕾,有时喷涌而出,热情奔放,一泻千里;有时又婉转缠绵,娓娓道来,温软动人。譬如《日子》:“日子,已闻到春的气息。捏一把泥,把日子种在土里,生根发芽。”譬如《土地》:“土地一直是我念经的一盏灯。在尘世,土地漂洗流言和苦难,种因得果……”譬如《听春天的声音》:“我靠在一棵开花的树下,听花开的声音,给春天一个深情的吻。”譬如《故乡瘦成一弯月亮》:“我回到故乡时,故乡已瘦成一弯月亮。曾漫过房檐的瓜藤,就要去远方……”这些句子,都是在情感的容器里经过充分发酵而酿制出来的蜜汁,既清纯可口,又真实动人。 看得出来,杨翠写诗,力求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那些像花朵一样的文字,都是从生活的土壤里发出的芽,长出的苗,开出的花,结岀的果。因此,品味和感受《花朵与星光》,就是品味和感受真实的魅力。这是文学的生命,也是作家应有的艺术追求。愿杨翠写出更多更好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作品,献给时代,献给人民,献给自己不断丰满的艺术人生。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原党组书记)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