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慢新闻|造月亮的人

2023-10-10 11:08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年轻人调皮,不足为奇,中年人调皮起来,会怎么样?44岁的张寿建,就给自己成立了一个“张氏月亮集团”,主修造月亮。

“卖了多少个了?”

“百十来个”

“有什么功能”

“内置电池,无极调光,充电一次发光六小时,可以背着到处跑……”

“你的真实身份是?”

“一个做月亮的人”

……

原来,向着光和成为光的人,除了美少女战士水冰月,还有重庆的张老板。

▲造月亮的人:张寿建

A 制月,来自小岛的灵感

提到国内经典的瓶身文案案例,行业人士第一反应是重庆的江小白表达瓶系列。这跟张寿建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他就是主创者之一。

“手机里的人就坐在对面,你怎么还盯着手机看”“不要怕,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假装自己很厉害”“如果不能随心所欲的哭哭笑笑,我们用什么证明年轻……”业内人称张老板的张寿建说,诸如此类的超级句子,是他这个“重庆文案前三帅”创造的。

说到这,你多少能感受到,这个中年人骨子里的自信和正能量。

“写文案,就是说真话;造月亮,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这件事毫无赚钱可能性。”张老板说。

张老板请人制作的第一个月亮,是在7年前,用在了一次部门团建上。那晚,巴南区南彭镇上的一个小岛,有别于往日的冷清,大家把酒言欢,久违地放松,因为这个月亮而闹腾了起来。

“灵感就像缘分,说来就来。”张老板就这样开启了造月亮之旅。

▲带着月亮去看两江相会

B 发光,喜欢它就创造它

为了减压,为了治愈自己,从小动手能力就不错的张老板,开始践行自己的“造月计划”。哪怕干一些不赚钱,不被理解的事,甚至把手割破,他也想固执地试一试。

“那这些月亮的使命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家乡情,我就时常想念乡村老家,它可以发挥寄月思的作用。我也是一名狂热的徒步爱好者,有些景区一旦夜幕降临,就存在光源不足的问题,它能为夜色增色。另外,在郊野的篝火晚会上,发光的月亮也会成为大家的视觉中心。月亮不再遥不可及,它被人们架起来,吊起来,摆在一角,触手可及,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这些年的钻研,张氏月亮已成功申请个人发明专利。为了不断优化核心技术,他甚至购买了一台大型外壳字固化平台,从外壳到电池组装、调光器组装、电路连接等等关键环节,都亲手操刀。

“张氏月亮集团已经拥有了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他说。

他的月亮现在越改越好,越做越小,从直径2米、1米,做到了最小直径0.3米、0.2米。放在车顶和后备厢不是问题,抱着、背着、搂着,也不再是问题。

“喜欢它就造就它。”终究是他点亮了自己的月亮。

▲张氏月亮与东方明珠

C 有光, 给生活一些浪漫

张老板的月亮,只一面发光,为什么非要设置黄色光亮呢?说来也奇怪,无论调试哪种颜色,终究抵不过月亮本色。

“或许,原汁原味才是真。”张老板向来的坚持,如今已得到100多名月亮爱好者的共鸣,其中多数为摄影师和女白领。这意味着,这轮明月已逐渐走进100多个不同人的家庭、不同人的生活和不同人的故事。最令他感到惊喜的是,为生活制造浪漫的人,远不止他一人。大家背着张氏月亮去到了西沙群岛、川西,甚至国外。

“你可以想象,将人造月亮放在有磅礴的冰川、活跃的火山与灿烂北极光的冰岛,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意境?”这并非一个比喻,而是真实发生的实事。连张老板自己都没想到,它的发明会带给大家这么多快乐。

“有位性格内向的年轻人,带着月亮自驾旅行,一路与月亮合影,摄影素材足够给自己做个影展。”

“一位去上海出差的企业高管,出差前把月亮寄到酒店,趁工作闲暇,带上月亮去感受上海的秋天,落叶堆里的月亮,成为了中外人士眼里的焦点。”

“一位心存善意的小伙子,将随身携带的月亮,放在70岁流浪歌手的身后,希望这位老人在这一刻发光、发亮……”

浪漫的故事仍在继续。大家喜爱张氏月亮的理由只有一个——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

这也成为“张氏月亮集团”继续向前的理由。

▲书店里触手可及的月亮

成为光,梦想照进现实

离重庆观音桥不远的地方,有着一幢幢穿着红色“外衣”的建筑,其前身为上世纪70年代的重庆白猫日化老厂,如今取名喵儿石创意特区。

其中,一家设立在42栋的“凉台有月亮书店”,悄然成为附近年轻人的聚集地。尝试在这里慢读一本鲁迅的《野草》,重温一本童年时期憧憬的《安徒生童话》,品尝一顿轻食,聊聊未来,岂能不快乐。这里同时也是“喵村宇宙编辑部”。

不过,但凡你踏入其中,就能随处瞧见闪闪发光的轮轮弯月。你没猜错,主理人必定是张老板。

“会考虑量产吗?”

“看起来很好做,工艺非常繁琐。花了一些钱请人设计工业模型,始终没量产,主要是成本问题。”

“算不算一桩亏本生意?”

“不亏也不赚。市面上有月亮灯,我更想做随拍神器。希望更多人把月亮背在身上。”

“家人支持吗?”

“起初会觉得没意义,但坚持一旦被看见了,就会赢得支持。爱人现在是我的分包商。娃娃是张氏月亮的小粉丝。”

张老板说,成为光不难,但梦想终究会照进现实。别指望能挣钱,保持纯粹、保持向上精神,才是最真。

▲喵儿石的年轻人聚集地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受访者供图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