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7号线飞雪寺站、17号线虎溪站室内空间如何设计?你的投票很重要

2023-10-10 21:4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10月10日,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获悉,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飞雪寺站、17号线虎溪站室内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竞赛方案已经出炉,市民可在10月10日—17日,通过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微信公众号“开投晓微”,在相关投票页面了解各个方案的设计主题与相关介绍后,选出自己心目中最中意的设计方案。

据了解,本次竞赛按照“一站一品”原则,结合轨道站点周边城市特色、产业特征、人文典故、站点地域属性等要素,确定室内设计主题,用空间艺术打造艺术空间,并重点对轨道站点的内部装饰、公共空间、附属家具等开展方案设计。

这两个站的室内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竞赛方案均有5个,快看你最中意哪一款?值得注意的是,大家的投票,将作为方案评审的重要参考。

7号线飞雪寺站

方案一

飞雪寺站周边飞雪寺、飞雪岩瀑布和文旅城,具有丰富的文旅特点。飞雪岩瀑布自古有名,是自唐以来上千年不曾断绝的人间美景。文旅城已成为城市新的名片。方案以“雪涌云飞 渝乐新城”为站点主题,结合站点周边文旅氛围,创造具有张力且浪漫的人文地铁空间。空间以飞雪、瀑布、夜空为设计元素,以流光溢彩的艺术灯光营造雪涌云飞的灯光特效,灯光有节奏的动态变化,宛如漫步飞雪中,创造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艺术车站空间。

飞雪寺站厅设计效果图

飞雪寺站台设计效果图

 

方案二

依托飞雪寺周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形神传递,打造历史文化与自然交融的设计理念。营造以瀑布流水的灵动与柔美线条,相交相叠,使人与自然共融。将艺术线条嵌入LED线形灯,展现科技沉浸视觉。以重庆市花山茶花浅粉色系为主题色,以角度渐变与线性渐变方式,增添空间文化氛围。文旅融合助力创新,丰富乘客深度体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展现本站主题——千古飞流涌雪 • 共饮曲水流觞。

飞雪寺站厅设计效果图

飞雪寺站台设计效果图

 

方案三

在站厅的设计中,以曲水流觞作为空间的设计主题,将天花作为流动的水,赋予空间灵动的氛围。将流觞杯造型的灯具作为艺术品流淌于天花造型中,将往日的景色以当代的设计手法呈现出来。色调使用白色为主调,水蓝色作为空间的氛围色彩,带来科技感的同时也反映了曲水流觞的柔和与水色;站台的设计中,以简洁的天花流线作为空间的主角,以天花的造型带动空间的流动性,将造型作为装饰的同时也含括了导向流线的作用。巧妙地使用格栅的曲折变化,将飞雪瀑布的形态化为站台的座椅。

 

飞雪寺站厅设计效果图

 

飞雪寺站台设计效果图

 

方案四

飞雪寺站,一个犹如从地底开采出的地铁站。

作为一个通勤性站点,服务站点周边的市民,作为他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场所。希望用最简洁的设计手法,突出轨道交通建筑的高效性,让乘客以最舒适放松的心情,快速便捷地进入或离开车站。去往想去的目的地,或是在忙碌的一天后回到自己温暖的家。这才是一个轨道站点的意义。

飞雪寺站厅设计效果图

飞雪寺站台设计效果图

 

方案五

整体设计以“雪涌云飞”为主题,项目紧邻科学大道,因此营造一个具有历史记忆与科技文化共融的公共空间,空间以飞雪瀑布为意境塑造整体的视觉形象,创建具有科技未来感的纯净世界。顶墙一体的造型从顶面延展至墙面,配合两侧流动灯光犹如站在陡泻而下的瀑布场景中,以此为市民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飞雪寺站厅设计效果图 

飞雪寺站台设计效果图

 

17号线虎溪站

方案一

虎溪站,一个阳光明媚温暖舒适的地铁站。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站点,服务生活在大学城的学生,这里将会是承载他们大学生涯的记忆场所。希望这里不单是生活路途中的站点,更会是人生旅途中的停靠点。

本方案试图营造一种错觉,当乘客从地面走向地下时,以为会昏暗无光,但其实这阳光明媚,承载着来来去去的年轻活力。顺着站内扶梯再继续向下走时,本以为会冰冷潮湿,但其实这里温暖舒适,抚慰着匆匆忙忙的疲惫人心。

 

虎溪站厅设计效果图 

虎溪站台设计效果图


方案二

以光荫作为设计主题,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树的形态进行解构重塑,以林间树道阵列排布的特征自然和谐地融入设计之中,将林荫校园的印象渗透其中,是对区位空间功能属性的呼应,也是对生态之线形象的延续;利用不同空间的穿插延展更多想象的空间,部分天花的造型中以投影的形式映射出科幻的影像,对科教概念进一步深化演绎。

站台设计中将天花营造出光影浮动的感觉,犹如蕴含无限的城市根脉在扎根蓄能,打造独特且深刻的站点印象。

 

虎溪站厅设计效果图

 

虎溪站台设计效果图

 

方案三

虎溪站周边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重大、川美更像是建在森林里的学校。虎溪站,也应是建在森林里的地铁站。

方案计划将数字建设与设计结合,在地下构建一个创新的数字森林。

站厅吊顶设计树叶状软膜天花、墙面设计发光玻璃搭配点状画的森林图案,灯光与客流统计系统联动“呼吸”,低碳节能且营造自然的光效氛围。

站台吊顶设计湖蓝色波浪铝格栅营造波纹水面,结合灯光漫反射效应,模拟阳光穿透湖面,营造“湖底秘境”之美。

 

虎溪站厅设计效果图

 

虎溪站台设计效果图

 

方案四

线路主题:生态之线。虎溪站注重与周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结合,突出文化氛围的概念:“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是一个崇高的寓意。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理念,更是一种普世价值观。人们不断学习进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本站主题:春风化雨。“春风化雨”出自《孟子•尽心上》,指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常被用来比喻良好的教育环境。

空间元素构成:竹简: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方印:寿山石多次成为“国石”第一候选石。书籍:书的形态把两组柱体连成整体形成空间雕塑,凹凸的篆刻符号点缀其中。

 

虎溪站厅设计效果图

 

虎溪站台设计效果图

 

方案五 

设计主题为“智慧之树”以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在月球培育出人类第一片绿叶为思考起点,高校云集的大学城将托起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求知的梦想,相信不远的将来月球第一片绿叶也会成为第一棵智慧之树,站厅空间顶部线条分明的造型像一本本书籍,被坚实的树干支撑着,位于站厅右侧利用原有双排柱设置了以科技、生态、艺术为主题的展览装置,未来将与大学城周边高校合作赋予公共空间无尽的智慧与活力。

 

虎溪站厅设计效果图

 

虎溪站台设计效果图


以上这些方案,您最中意哪一款?赶紧来投票选择吧!

https://mp.weixin.qq.com/s/A5DxgjLgG9louugGyCFB9w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实习生 秦欣怡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