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远离“多事之秋” 秋季疾病预防这样做

2023-10-11 10:26 |来源: 光明网、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时值金秋,气温转凉,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最近,不少小朋友检查出感染了支原体肺炎,有的还发展成了重症肺炎。除了肺炎支原体,此时,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性腹泻等疾病也应重点防控。

肺炎支原体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

从无症状到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以上,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发热可持续2~3周。

感染人群:

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更甚。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3-15岁,以幼儿和低年级儿童多见。

防病要点

1 流行季节加强学校和家庭等室内通风,儿童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

2 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去过公共场所后,应认真洗手、洗脸,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

3 学校、幼儿园也要注意室内通风,一旦有孩子患病,尽量居家休息、治疗直到症状消失。

4 儿童饮食注意营养搭配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流行性感冒(流感)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

一般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一般情况下,病程一周左右,少数人遗留咳嗽症状。

感染人群:

老年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防病要点

1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高危人群应该于每年9-10月优先接种。

2 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在流动水下洗手,持续至少20秒。外出回家后先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轻掩口鼻,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换气。

4 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必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

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停课或离开工作岗位,避免接触他人,及时就医。

病毒性腹泻

传播方式:

要通过水、食物、手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

感染后大约12-48小时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恶心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感染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比成人更容易。

防病要点

1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重视饭前便后洗手等日常生活细节。

2 防范病从口入,重视食品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物,不吃变质食品,注意饮水卫生。

3 出现不明原因呕吐后,应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被污染环境表面和衣物。

4 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与进食有关的胃肠症状,应停止继续进食同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