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的开放之路上,西部陆海新通道,让“走出去”的局面为之一新。原本只享通江之利的重庆,现在既通江又达海,深居内陆却离世界越来越近。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制定五年行动方案作为施工图,而最近,“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首场新闻发布会,同样聚焦这条国际大通道。 通江达海! 重庆更快“走出去” 西部陆海新通道,首先是一条物流大通道,通过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公路班车,向全世界“发货”。发布会上透露,今年1-9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三种主要运输组织方式共运输12.6万标箱,同比增长19%。 向上的势头还体现在另一组数据上,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内已可辐射18个省区的69个城市、138个铁路站点,比2022年增加了9个城市、22个站点,对外通达由2022年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增加到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73个港口。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庆下了不少功夫,接下来,将聚焦通道运输能力、经济协同发展、通道贸易规模、通道服务效率、通道数字赋能五个方面,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重庆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到2027年,货物运能增长20%,重庆枢纽货物中转率达到50%,这是扩能畅通。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的运量、货值、与中欧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联运量实现“三个倍增”,这是上量集聚。通道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全程物流运行时间压缩30%,这是提效降本。重庆经通道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额占比稳定在70%以上,这是支撑服务。总结起来一句话,联得更广、运得更多、价格更省。 更快更省! 渝货出海更有“底气” 完成扩能改造的渝怀铁路鱼嘴站南货场,在9月1号发出了首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集装箱内,满载摩托车、发动机、微硅粉等“重庆造”,48小时后抵达广西钦州港,随即转海运,出口至越南、印度、阿联酋、秘鲁等国家。南货场设计年到发量60万标箱,将被打造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又一新起点。 物流怎么运更快、更省?企业心里有本账。9月8号,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迎来渝西首发。五辆班车从合川渭沱物流园驶出,带着合川本土造的汽摩配件、机械设备等,一路向南,仅4天便可到达缅甸客户手中。对比传统物流方式,企业省下物流时间约25天,资金周转率提高近7倍。重庆德呈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和平说:“以前我们的货物拉到边境、港口,需要对方国家的车辆来对接,会产生大量的人工,以后这些工作都可以省掉。” 比海运省时,比空运省钱,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批“秀山造”纺织品也装车出发,目的地同样是缅甸。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中缅线路,已覆盖缅甸内比都、曼德勒、仰光等10多个城市,货源品类从单一的汽摩产品发展到机械设备、包装材料、日用品、农产品、五金等多个品类。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是牵头人,但独木难成林。在省际层面,西部地区12省(区、市)、海南省,加上广东湛江市、湖南怀化市,形成“13+2”的朋友圈,兄弟同心,一路披荆斩棘。而在重庆范围内,“一主两辅多节点”的枢纽体系也日益成型。一主,即中心城区和江津,两辅是万州、涪陵,多节点是黔江、长寿、合川、綦江、永川、秀山。这些枢纽和节点如何发挥作用?近日,中央主要媒体及地方媒体的百余名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走进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货畅其行! 从果园港到小南垭 两江新区鱼嘴,数艘大型货轮停靠在长江北岸;十多台橙色场桥“行走”在堆场之间,精确抓拿集装箱到指定地点。时间倒回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散杂货码头,年吞吐量不过几百万吨。时至今日,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在此实现无缝贯通,昔日“散杂货码头”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的中转站”。 “我首先就被它的规模所震撼到了,在长江边居然有这么一大片物流,而且都是无人智能化操控,车和货物都是自动装卸和运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龚明说。 果园港不大,能通天下。在江津的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放眼间尽是层层叠叠的铁路到发线、龙门吊、集装箱。货物随铁海联运班列,2天可达广西钦州港;随中老跨境班列,5天可至老挝万象;通过中老联运班列,6天抵达泰国马达普站。这个川黔线上曾经的4等小站,已具备2000万吨以上的年运输能力。 科技日报记者盛利表示,重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主要发起者、推动者和重要建设者,通过采访他了解到,重庆出海出境能力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开放型经济持续做大,发展态势越来越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肖庆华也认为,重庆虽然身处内陆,但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正逐步连接世界。 当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头人”,接下来,重庆还有哪些难题要破解?还有哪些短板要补齐?在重庆社会科学院国际经贸与物流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晓燕看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通道数字化建设还需提速、国际交流合作还有提升空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重庆如何补齐短板?她认为,第一是要深化与沿线地区数字物流、数字贸易、数字通关、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第二是要加强陆海新通道与海上丝绸之路等国际通道间的协作,发挥重庆与东盟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方面的互补优势,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第三是要联合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制定产业、绿色物流发展政策,构建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货运网络体系,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低碳产品贸易。 西部陆海新通道,不单单是物流通道,更是经济走廊——带动经贸、吸引投资、激活产业,从“走出去”到“引进来”,全方位赋能重庆的对外开放。如今,西部找海,已然实现,陆海整合,是个更大的梦想,重庆依然在路上! 原标题:重庆第1眼 | 从“内陆找海”到“陆海整合” 重庆如何离世界更近?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