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奶奶今年81岁,眼不花耳不聋,过着独居生活。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想给她请保姆,她总是摆摆手说:“不怕不怕,我得行。” 实际上,黄奶奶有一件特别怕的事:在家摔倒。独居这7年来,黄奶奶摔倒过不下5次,最严重的一次,躺在地上一个多小时都起不来。 为了防摔倒,黄奶奶摸索出一整套“家中防摔秘诀”。值此重阳节之际,快分享给家中的长者吧! 第一式 手机绝不离身 19日上午10点半,绵绵秋雨中,记者来到位于九龙坡区协信天骄城的黄奶奶家中。黄奶奶正在厨房炒鸡蛋,烟火气让屋里暖意融融。7年前,黄奶奶的老伴因病离世后,她又不愿随儿女去外地,便一直独居生活。 黄奶奶是位爱说爱笑的和蔼长者,她扶了扶手中的拐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身体左边半瘫,因此在家中行走也需借助它,“除了腿脚不太灵便,我一切都可以照顾好个人。” 生活自理方面,黄奶奶基本没问题,但在家中摔跤是她最害怕的事。这不,她脖子上用红绳挂着的手机,就是她设置的防摔第一式。 黄奶奶说,前两年自己有次在客厅摔倒了,浑身动弹不得,可手机又在几米开外的柜子上,她缓了1小时才慢慢挪到柜边,摸索到手机并给儿子打去电话。 对于这件事,天骄智慧服务天骄城项目经理彭娅也印象深刻。当时,她接到黄奶奶儿子的电话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打开房门密码锁后,扶起了摔倒在地的黄奶奶。 当天,彭娅还为黄奶奶的手机系上了红绳,黄奶奶自此也养成了手机不离身的习惯。 黄奶奶总是手机不离身 第二式 紧急联系人和密码托付 别看黄奶奶的手机是部“老年机”,但只要长按1键,就能直接拨通彭娅(如彭娅关机,则会呼叫转移至物业24小时值班电话)的电话。 彭娅为黄奶奶检查手机设置 “之前黄奶奶在厨房端水时,不小心摔倒,她想直接给我打电话,但是情急之下翻通讯录就是翻不出我的名字。”彭娅说,为了让黄奶奶在有需求或困难时能第一时间联系上自己,她专门上门将自己的手机设置为黄奶奶的手机紧急联系人之一。 黄奶奶还将大门密码告诉了彭娅。面对这份信任,彭娅将密码牢记在心,不做任何抄写、记录,以保障黄奶奶的安全。 第三式 卫生间加装“爱的扶手” 为了加强防范,彭娅还给黄奶奶的厨房送来了防滑垫。 但无论怎么防,容易有积水的卫生间,都是黄奶奶最容易打滑的地方。彭娅为此也焦心不已,“那个地方即便加装防滑垫也不行,因为总会有水。” 一次,彭娅把这事和物业工程部的主管聊了聊。主管提到,其实可以加装一个扶手,增加老人家的稳力。 黄奶奶家新增“爱的扶手” 于是,9月底,彭娅带着工程部一起,免费为黄奶奶家卫生间加装了扶手。记者看到,亮黄色的扶手就在马桶旁边,据说其安装高度也是按照黄奶奶的身高定制安装的。 黄奶奶笑着告诉记者,这个扶手让她万分感动,在她心中是“爱的扶手”,“我真的太感激小彭和物业这群年轻人了。” 彭娅还说,接下来她还打算在淋浴处再加装一个扶手,进一步保障黄奶奶的安全。 新闻纵深 难题 独居老人,面临健康、心理等多重困难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截至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显示,独立居住的老年人(指独自生活或与配偶同住)占比已高达65.5%。即使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有48%选择独立居住。新华社此前也报道,在我国,老年人每年跌倒2500万次,60%的老年人意外跌倒发生在家中,一根电线、一条加热毯、一个水杯,都有可能给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带来危险。 彭娅从事物业服务12年。她说,目前小区包括黄奶奶在内,共有5位独居老人,她和同事时常去探望、关照他们。在她的实际观察中发现,独居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面临健康、心理、居住环境等带来的多重问题。 首先是居住环境,无论身体再健康,摔倒都是老人们最怕的事。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黄奶奶的这些防摔秘诀,有意识地在家中为老人加强防护。 其次就是独居老人内心特别孤独,但善良的他们怕给儿女增加负担,常常会把“我没事,不要紧”挂在嘴边。实际上,当有人去看望他们时,他们的高兴劲,甚至是眼里激动的泪花,都在无声诉说着他们对陪伴的渴望。因此,建议其儿女们不管再远再忙,一定多回去看看他们。 再次就是建议独居老人做好身体健康体检,关注健康状况,预防突发疾病的发生。 破局 家中:做好适老化设计 重庆资深室内设计师王幸来:家中的老人随着年龄增加,可能存在行动不便、视力听力下降等问题,因此装修时需要为他们考虑到:防滑、防摔、防撞等方面的设计。 家具的尺寸、高度,应考虑老人的身体特点,家具的边角尽量采用圆角设计,减少碰撞风险。地面选择防滑性好的材料,还可以在厨房、卫生间做无障碍设计,地面尽量少留落差、轨道等。卫生间、客厅、厨房等区域,加装一些扶手或扶杆。淋浴房内还可以为老人设置一个淋浴座椅。 智能家居也能为长者帮上忙,比如配合老人生活习惯安装声控灯光、感应缓亮光源等。儿女在征得老人同意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家中安装一个摄像头,方便联络不上老人时及时查看情况。 外力:“物业+养老”模式助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据新华日报报道,民政部门正在探索推动养老服务迈入从“有”到“优”,从基础性的“老有所养”到高品质的“老有颐养”新时代。一些城市已走在前面,在一些小区试点探索“物业+养老”服务,引入物业资源,让社区居家养老资源更均衡,让服务更可及。 报道还提到,在“物业+养老”这一探索过程中发现,具有养老服务资质的物业公司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好处很多——距离更近、人手更多、覆盖面更广。相对于普通家政服务,物业可提供的服务也更精细,护理更专业,可以结合小区老年人需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种养老服务。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实习生 秦欣怡 摄影报道 编辑:张亚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