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意大利的太阳 文/朱一平 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经帕瓦罗蒂唱过后,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会唱了!这次团标是“九月,意大利的风”。哪知到了罗马,遭遇当地秋老虎,如同重庆夏日火辣。我们头顶太阳,汗流浃背,仿佛帕瓦罗蒂高亢的嗓音一直在回旋。在意大利20多天,从北到南,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如孔雀东南飞,几千公里8字循环……其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我只能取几滴。 虽然是第二次到罗马,依然被斗兽场、帝国大道……所震撼!依然被彼得大教堂、天使堡、万神殿……恢宏绚丽所倾倒。近2000岁的斗兽场,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依然威武雄壮高耸在蓝天骄阳下,宽阔的阶梯,厚重的墙壁,一格格关狮子老虎和奴隶的地下隔栏……无不彰显古罗马人的强悍血性。 千岁古城佛罗伦萨,永远人头攒动。在圣十字教堂拜谒了米开朗基罗、但丁、伽利略之墓……据说圣十字教堂被称为“意大利先贤堂”,安葬了276位对意大利有贡献的杰出人才。皮蒂宫收藏的各国艺术品,一楼藏品是瓷器玉器象牙等精美制品;二楼间间房屋从顶到四壁全是绘画作品,其中包括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拉菲尔的《椅子上的圣母》《披面纱的女士》让人大饱眼福。最让人惊喜的是,在瓷器藏品展室,看到了满屋精美的中国瓷器,还有漆屏风。在意大利行走,看到的是各国游人,欣赏的是异国古迹名胜,吃的是合眼不合胃的洋餐……眼前突然呈现如此琳琅满目熟悉的中国瓷器,忍不住小声惊呼:“中国的!我们中国的!” 在世界著名的乌菲齐美术馆游走几小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画派代表人物的绘画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作品,如五彩缤纷的梦纷至沓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波提切利、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如此梦幻又如此清晰的近在眼前,触手可及,真乃此生之幸事。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只是个艺术爱好者,对大师们的绘画技法和神秘内涵,并不能深刻理解。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同我一样,怀揣的是顶礼膜拜和“看到了”后的心满意足。从浮光掠影中,我感受到美术与文学,都是从童话神话开始,如同人从婴儿童年到少年青年……审美思维逐渐升华再创造再升华,到达更高阶的轮回。 马泰拉石头城萌芽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很荒僻,躲避天灾人祸的人们寻觅到这里,以穴为家。铁器时代的到来,有了强力的工具,大家便依山开凿石洞居住。随着人口增加,便凿石开方,依山建屋,层层叠叠,逐渐发展成村庄,然后城镇。如今,好像人们都在寻求自己生命生根发芽的起点,证实地球和自己不是被“谁”虚构的。各国游客不是站在高处望着石头城沉思,就是深入大街小巷,东逛西逛,抬头是重重叠叠风化着屹立着的洞穴与楼房,低头是光滑铮亮坚硬的石头街道。不由感叹,人类的求生欲望和存在感如此顽强与智慧,仿佛看到了先人们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发展至今。 卡布里岛,又名女妖岛。泛着鳞鳞蓝光的海蚀洞,誉为上帝的沐浴场;班德瑞的《卡布里岛的月光》,灵感也来自这里……这片地中海水深千米,色呈灰蓝,浩瀚厚重,船行之上,飘浮似凌波微步。蓝洞周围的水似蓝墨水荡漾。各色面孔的游客,挤在一艘艘小船上,爆晒在360度无死角的太阳下,随海浪荡上跌下等候进洞,庆幸的是我居然没有晕船。 终于俯身进洞,一片漆黑!倏然一道阳光从外射来,满洞海水晶莹剔透,我们沐浴在液体翡翠之泽,享受了一把尊贵的待遇。能看到如此奇观,需天晴、退潮、无风浪——全靠人品。 返岸时已近黄昏,西天渐起晚霞,水红淡桔金黄浅灰深墨,你一笔我一笔,交错聚集交汇幻化,夕阳裹挟其中不能自拔,缓缓坠下消失,等下一次轮回。遗憾的是,等不到卡布里岛的月光,我们是过客…… (作者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