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农技推广总站获悉,今年,我市重点围绕增密技术集成、优化耕作制度、强化生产指导等方面,深入推进粮油单产提升攻关,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多数示范片增产10%以上,攻关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为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单产水平成为迫切需求。去年起,我市启动粮油单产提升攻关“百千万”示范行动,通过建设高产示范片,开展重大技术集成和重点科技攻关,将成熟技术组装成区域性、标准化的增产技术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提升主要作物产量水平,确保我市粮食产销平衡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今年,我市重点打造市级万亩示范片32个、县级千亩示范片164个、乡镇百亩示范片510个,总面积88万余亩。 依托这些示范片建设,我市引进、筛选了一批高产丰产的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等优质粮油作物品种,同时开展密植防倒伏技术研究、再生稻配方施肥试验、增密提单产示范等。 “目前,部分技术已实现了突破。”市农技推广总站粮油科负责人介绍,在涪陵、奉节、开州开展的玉米大豆控旺防倒技术试验,使玉米倒伏率降低12个百分点、大豆倒伏率降低24个百分点;在巴南、奉节、江津等区县实施增密提单产示范工作,其中巴南区惠民街道显林村今年测产显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727.2公斤,增产幅度达31%;在奉节县兴隆镇友爱村实施的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带状种植增密栽培示范,经实收测产,30多亩示范片平均亩产春马铃薯2500公斤、玉米538公斤、夏大豆112公斤,全年亩均耕地产量达到1150公斤,实现吨粮目标。 通过良种配套高产技术,今年我市各区县的多数示范片单产提升10%以上,并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 例如,梁平区星桥镇100亩超级稻“玮两优钰占”攻关片,平均亩产达到864.1公斤;巴南区大豆玉米套作示范片,玉米平均亩产580.3公斤,分别较当地玉米大面积单产增产38%,创重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高产纪录;巫溪县马铃薯净作千亩核心片田间测产最高亩产3026.7公斤,平均亩产2726.0公斤,比当地农户传统种植方式高出687.3公斤,增产33.7%。 原标题:关键技术突破 高产典型涌现 粮油单产攻关 我市多数示范片增产逾一成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