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我市100万亩再生稻陆续迎来丰收,其中开州、万州、永川、涪陵等多个区县示范片平均亩产超300公斤。 再生稻是在光热资源适宜区的头季水稻收割后,其稻桩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的一季水稻,即种一茬水稻收获两次。它有生育期短、省工、省种、省肥、节水、提升米质、增产增效等特点。 重庆沿江河谷地区是典型的水稻生长“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地区,因而蓄留再生稻是我市提高粮食总产、增加土地产出效益的有效措施。 10月26日,在开州区竹溪镇平溪村,2台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间来回穿梭。经过农技人员实地测产,当地再生稻平均亩产达344公斤,加上之前收获的中稻752公斤,两季水稻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 “这个产量水平对于再生稻示范片来说效果已经非常好了。”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粮油服务站站长王开周说。今年该区10万亩再生稻收割已接近尾声,预计总产量可突破2万吨。 在涪陵区义和街道鸭子村,当地的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基地,今年同样迎来了丰收,此前种植的甬优4949优质再生稻,亩产突破400公斤。 “今年全区再生稻平均亩产在300公斤左右。”涪陵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刘广银说。 “我市再生稻面积常年保持在100万亩左右,这得益于高标准农田整治提升以及土地宜机化整治等一系列举措。今年,我市再生稻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达10万吨。”市农业农村委粮油处处长白洁说。 原标题:重庆再生稻丰收 总产量预计达10万吨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