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海来了“绿皮车” 文/徐文峰 “你看,来了,来了。”在挂满金灿灿柚子的柚树旁,老邱手指着飞驰而来的“绿皮车”,眉飞眼笑地喊道。 一辆写着“邮政”字样的绿色小型货车“嘎”地一声停在我们跟前。一年轻小伙子快速打开车门,跳下车,急声叫道:“多少箱?麻利点,广场那边还在等我。” 老邱说,他就是小刘,开“绿皮车”的驾驶员。小刘动作娴熟地称秤、封装、报价。“这个(装六个柚子发往重庆区县的箱子)一件邮费8元,这个(发往成都的箱子)一件15元。”小刘指着货箱大声说到。 我的9件柚子邮费还不到100元?见我疑惑,老邱对我说,这得感谢邮政的补贴,按邮政寄费标准只收取了一半。仅半个多小时,在柚子树前邮寄柚子就完成了。小刘开着“绿皮车”嘎嘎嘎又欢快地飞入寻常柚农家了。 老邱名叫邱天富,梁平区合兴街道雨家村人,年近古稀,个头不高,人长得精瘦,说话干脆,为人耿直。我与老邱相识还是梁平柚牵的线呢! 梁平柚全国闻名,被称为“天然水果罐头”,是中国三大名柚之一。而老邱所住的柚海是梁平柚最大的基地,辖龙滩、雨家两村,种植面积2.1万亩,有百年柚树2000余株。 因梁平柚汁多味甜、芳香浓郁,年年霜降之后,我都要到柚海精选百年柚树,采摘成熟的黄澄澄的柚子寄给天南海北的几位朋友,让他们尝尝鲜。朴实的柚农老邱就是柚子品尝家闽子介绍给我认识的。 老邱家的柚树,或在平坝田间,或在坡顶山腰,或在房前屋后。远看密匝匝、绿油油的一片,近观老树新芽,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欣欣然,我套用了一首东晋陶渊明的诗句赞美它: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柚树颠。 见我高兴,老邱指着山坡上的柚树对我说:“家里120棵老柚树,是摇钱树。每年可净挣好几万。”他还说,相邻的龙滩村几个年轻人,头脑灵活搞起了电商,收入更多,每户可达二三十多万呢! 老邱说起电商,让我想起了六年前快递柚子。那时,在柚海,还没有“绿皮车”服务,黄澄澄的柚子压弯了枝头。但光顾的客人并不很多,因为顾客来村里买了柚子如果要寄出,还要拉回城区去快递或邮寄,既麻烦,寄费还超过了买柚子本身的价钱。 现在的柚海,“绿皮车”来了,邮政部门给柚农和顾客提供的补贴好政策来了,邮政志愿服务队来了,邮政人的精准高效服务来了。他们给像老邱一样的柚农免费送肥料,送邮政打包专用胶带,帮助柚农上货拉货;给像我一样的消费者“一条龙”服务,很专业地打捆,熟练地称重码货运货,消费者少了麻烦,多了对邮政人的信任。 因为柚海,老邱享受了邮政政策的红利,腰包鼓了,日子红火了。 柚子熟了,我和老邱也熟悉了。每年杀年猪盼过年之时,老邱都要在屋前的坝子里摆上几桌,邀请像我一样长期购他家柚子的朋友,去他家吃“杀猪饭”。杀的是苞谷、红苕、洋芋喂肥的“粮食猪儿”,大块大块的回锅肉炒酸咸菜,新鲜光亮的血旺煮叶叶菜,醇香甘甜的“柚子酒”,这些好东西馋得你直流口水。我们忍不住直嚷嚷:“开席了,快快开席了。” 老邱自豪地告诉我,他的儿子小邱——那个在柚子树下长大的孩子,从浙江大学博士后毕业,先后进入浙江万向集团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工作,成长很快,已成为技术骨干,年薪上百万呢! 如今,柚海这个神奇之地建起了柚子产业数字展销厅、柚海观光漫道环线,建起了梦想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了“诗与远方”,柚海龙滩村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住建部美丽宜居村庄”等荣誉。 柚海变美了,柚农变富了更变靓了,柚海的“绿皮车”跑得更欢了。 (作者单位:梁平区政协)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